加碼談談皮質醇
一歲半以內的入睡困難
2022 Jan 18 睡眠基礎 新生兒(0-4個月) 嬰幼兒(4-18個月)
入睡困難連載第三篇,這篇我直接列出一歲半~兩歲以內常見的入睡困難原因。其實跟一歲半以上的入睡拖延成因是很像的,只是內容還是有些不同,所以我把兩篇分開談。
環境刺激
我們在「哄睡多久,算入睡困難呢?」有提到,寶寶越不容易受到外在刺激干擾,入睡能力通常越好。
寶寶的入睡能力跟他「遮蔽外在刺激」的能力有關,所謂天使寶寶除了生理時鐘明確,也是在入睡時,注意力不會被外在的花花世界拉走,能不受干擾的入睡。
只是,對於那些會因為外在影響的孩子來說,周遭「突如其來的聲音」、「走動的人事物」都在吸引他們的注意力。
「遮蔽外在刺激」的能力比較難改變,但是外在的環境是我們可以掌控的,這點爸媽應該已經有獨門妙方。比方說我的女兒小蘇打嬰兒時期就是個好奇寶寶,即便在我的背巾裡頭,腳依然不停蹬阿蹬的,伸出頭來,兩隻眼睛轉啊轉的四處張望。
那陣子我們得用抱睡才能睡,但即便被抱在懷裡,還是會拼命抬頭看,像是怕睡著之後就漏掉什麼好玩的事情一樣。爸爸有個絕招,就是在他抬頭的過程,手臂會擋在他視線前方移動(這個畫面真的很滑稽,像在跳某種民族舞蹈)。小蘇打覺得什麼都看不到、無趣了,才會甘願入睡。
我相信這種「遮蔽外在干擾的方式」每個家庭多少體驗過,比方說在吵鬧的餐廳吃飯。很多父母會使用高強度的「抱睡」、「奶睡」讓孩子睡覺,因為抱睡奶睡才能夠強力隔絕外在干擾,我們用身體擋著那些讓孩子分心的事物
只是,這種方法用多了,就養成高強度的哄睡習慣。
所以,好眠師還是會建議,平常還是從睡眠環境下手。儘可能維持安靜、黑暗、無聊的空間,減少入睡時的干擾。
也有爸媽認為,自行入睡的孩子比較會受到外在環境影響。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感覺,是因為在外頭時,少了「哄睡」這個武器。所以並非自行入睡讓孩子對環境敏感,而是父母少了過去遮蔽外在干擾的招式
好眠師提供「一對一諮詢」及「好眠學苑線上課程」,若您的寶寶有睡眠問題(例如早醒、哭鬧不睡、短小睡、夜醒等問題),可先參考好眠學苑線上課:「0-4個月順流好眠寶」及「4個月-2歲好眠寶養成法(升級版)」課程。若您想要了解一對一諮詢內容及費用, 點此來信 [email protected]
作息不對
作息這塊我們談過很多次,通常是兩種情況,太早放或太晚放床。太早放床造成難入睡應該不需要解釋,就是睡眠壓力還不夠嘛!
但太晚放床所造成的入睡困難,就很常被爸媽誤會。
白話點來說,無論是大人或小孩,該睡的時間卻沒睡時,身體會分泌皮質醇幫助他「繼續撐下去」。這個激素會讓孩子更加清醒,甚至變得很興奮,在這個時候要讓寶寶睡覺,比較困難,也更多掙扎。
但寶寶此時還是需要睡眠,你可以想像好像一台車子,一下前進一下後退。明明很想睡覺,卻睡不著。造成睡前大哭,特別難搞。這時候通常有兩種情況,就是要等到下一個週期來到才好入睡,或者是哭到斷電睡著。
關於作息不對這塊,還有很多可以提的。比方說白天作息不對,也會造成夜晚難入睡或夜醒等狀況,這些源頭都跟「過累」有關。
不過這裡我想岔出話題稍微談一下皮質醇,皮質醇俗稱壓力賀爾蒙,有些家長會說,他們反對做睡眠訓練的原因是,當孩子哭泣時,皮質醇濃度升高、壓力增加,這會傷害孩子的心理發展。
這個論點沒有錯,但很容易被過度解讀。因為皮質醇並非全然的壞東西,他是我們人體日夜節律的重要小幫手。我們要擔心的是他分泌異常,而不是擔心他分泌。
從睡眠的角度來看,如果睡得晚、睡得少、睡得短,都會影響造成皮質醇分泌異常。讓寶寶的情緒或壓力更不穩定,導致入睡困難。睡不好之後皮質醇又升高,變成一種惡性循環。
繞回來說,如果爸媽擔心孩子哭會造成壓力,但又想保護孩子睡眠的家長,那麼「作息」這塊就會是你要好好保護的地方。
過多哄睡
最後一點依然是哄睡,小月齡孩子相對好哄,哄睡所造成的入睡困難,通常跟「哄睡工具」不適合有關。
比方說,2-3個月的寶寶習慣邊抱邊搖睡,但是到了5-6個月,這種搖反而變成干擾。另外,哄睡孩子的方式,也會隨著月齡而改變。但為了避免往後的睡眠問題,如果爸媽仍想維持哄睡,那儘可能保持簡單一點的哄睡比較好。
=======
入睡困難連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