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之後孩子的睡眠模式更加穩固,淺眠比例降低,的確夜醒「應該要」改善才對。從一個研究來看,72%的一歲寶寶夜晚能連睡超過六小時以上,所以的確有些父母解脫了
一歲睡眠震盪:12-15個月的孩子為何睡不好?(2023年更新版)
2023 Aug 31 睡眠基礎 嬰幼兒(4-18個月) 學齡前(18個月以上)
你有聽過「撐到一歲之後,寶寶會睡得更好」嗎?這句話是真的嗎?
這句話有可能是真的,一歲之後孩子的睡眠模式更加穩固,淺眠比例降低,的確夜醒「應該要」改善才對。從研究來看,72%的一歲寶寶夜晚能連睡超過六小時以上,所以有些父母真的大鬆一口氣。但好眠師諮詢的對象一路到五歲,這代表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越大睡越好。事實上,一歲前後反而有一波尋求協助的高峰。部分孩子的睡眠問題非但沒有解決,還越睡越差,讓爸媽終於撐不下去。
這種在一歲左右睡眠退步的情況,英文叫做 12 month sleep regression。我們先前有談過睡眠震盪/退步的原因,眠友們可以再回頭複習一下。
12-15個月睡眠震盪的表現
這個年紀的孩子其實很可愛的,孩子開始說出清晰的單字,也正準備學走,能夠聽從父母簡單的命令。如果這是你的第一個孩子,爸媽可能正開心孩子在發展的進步。好眠師自己的心得是,很像從養寵物進入到養人的階段了,跟孩子的互動變得更加有趣(我會請女兒拿尿布,然後他把尿布套在頭上)
但同時,你可能也會發現越接近一歲的生日,寶寶可能越難在小睡前放鬆。小睡的抗拒越來越多,他可能會哭泣、緊抓著你,甚至跑出房門拒絕入睡。一般來說,下午的小睡可能會比上午來得難一點。有些父母會因此在這個階段把小睡改成一次。但這通常會讓寶寶開始累積睡眠債,因為過度疲勞而導致情緒暴躁、過嗨、易怒、易哭,有時候還會連帶牽扯到夜晚睡眠。
總體來說,這波震盪的表現可能有以下幾點,但通常不會全部發生(全都中的話,比較不是震盪因素),通常小睡的狀況會明顯一些。
- 抗拒小睡
- 小睡變短
- 睡眠儀式掙扎變多
- 夜醒增加,有時候會尖叫
- 情緒焦躁
- 偶爾夜醒久
震盪一定會發生嗎?會延續多久呢?
這波震盪期並不是所有孩子都會發生,不發生的機率甚至比較高,影響的時間也比較短,通常一兩週就會結束,有些孩子甚至兩三天而已。不過,有些孩子的睡眠震盪是陸陸續續發生,一波接著一波,不像4個月、8個月的震盪有明確的時間點。
自行入睡的孩子如果回應正確,通常很快就度過。哄睡的孩子可能在此時會遇到哄到天荒地老,爸媽失去耐性發火的情況。
一歲震盪期的原因&應對
-
接近小睡轉換期
一歲之後睡眠總時數會慢慢減少,入睡時間點也需要做些調整。當遇到小睡掙扎,很多父母會選擇轉換成一次小睡,或者無限拖延小睡的時間,這都會造成其他睡眠問題。一歲睡眠震盪與靠近小睡轉換期有關,二轉一次小睡轉換期比之前所有的小睡轉換期都還複雜,你可以想像,從次數來看小睡是硬生生砍半,這對孩子的作息是很大的變化。
你可能會發現孩子睡兩次小睡太多(或睡不進去),但是睡一次小睡又過累,一整天都毀了。
應對方式:重新調整作息、避免過早轉換成一次小睡、 4個月-2歲好眠寶養成法課程中有完整一歲以上月齡的作息和轉換方式,如果有疑問,學苑生也可以留言提出來。
相關免費資源:短小睡成因和應對
-
分離焦慮高峰期
一歲之後會來到分離焦慮高峰期,常常伴隨著學走路的大動作發展,這是孩子發育中的正常現象。但孩子可能會因為分離焦慮,害怕閉上眼就看不到爸媽,導致他入睡前情緒不好,或是哭泣不捨,這對父母來說,常常會很有壓力。
許多研究都顯示,保持固定的睡眠儀式、規律的作息、固定睡眠環境,能讓孩子更加放鬆,入睡順利。所以我們在這個階段,要把睡眠儀式、睡前的準備做得更加穩固,增加眼神和肢體的接觸。讓孩子無論是身體或心靈,都做好準備。
另外,盡可能在平常時滿足孩子的親密需求,在白天給你的寶寶多一些擁抱、吻和單獨相處的時間,大方地和孩子展現你對他的愛。即便大人生活忙碌,每天都要有幾次坐下來一起玩、唸書、唱歌、說話的專心互動時間。我明白爸媽都很忙,不過這些時間每次只需要10分鐘就很好了!
應對方式:保持固定的睡眠儀式、規律的作息、固定睡眠環境
相關免費資源:睡眠儀式怎麼操作
-
長牙(尤其是臼齒)
一歲前後是頻繁長牙的時間點,牙齒冒出牙的過程會讓孩子有幾天的不舒服。如果是長臼齒,那感受又會強烈些。這些不舒服會影響睡眠,也會讓孩子的情緒更焦躁,討爸媽安撫的機率更高。有些孩子是在這個時候,養成更強烈哄睡安撫的習慣。
應對方式:用乾淨的紗布巾沾水按摩牙齦、多安撫但避免安撫到睡著
-
生活刺激
孩子會走路之後,他的世界更寬廣,生活多了許多刺激。這可能會讓他的大腦更刺激,甚至帶入夢境當中,夜晚尖叫大哭等... 這些刺激並非不好,也是成長的一部分。
-
活動不足
隨著孩子大動作發展,他們會越來越需要更多體能活動。住在城市裡的孩子,因為空間環境受限,能動的地方有線,甚至一整天都沒有出門。請確保孩子有機會做些體能活動,儘可能每天有段出門曬曬太陽、施展筋骨的時間。比方說陪爸媽買菜、去幼兒園的路途中,找適當的空間讓孩子走一走、跳一跳,都是很好的活動。
應對方式:出門曬太陽、增加體能活動
-
飢餓
孩子一歲之後,多數的孩子應該要從副食品獲取大部分的營養(母乳或配方奶變成輔助)。這意味著對孩子可能會經歷一段過渡時期,如果你的小孩在白天沒有吃足夠的食物,可能夜晚會因為飢餓起來討食。
應對方式:白天吃足夠的食物,避免變成飲食日夜顛倒
-
哄睡
哄睡本身並非問題,有些家庭喜歡哄睡的親密性也睡得很好。但對某些孩子來說,在10-11個月齡之後哄睡難度越來越高,甚至怎麼哄都不睡覺(例如:陪睡、奶睡、抱睡、搖睡),嚴重影響到一家人的睡眠時間。這時候其實也代表你的孩子要戒掉哄睡了,因為原本的「哄」已經不管用,孩子需要有新的入睡習慣「自行入睡」。
許多家長會抗拒改成自行入睡,是認為孩子辦不到,或者覺得哄都不睡了,自行入睡必定得花更久的時間。但其實如果能正確的操作睡眠訓練,並配合正確的作息、環境,自行入睡反而能幫助孩子順利入睡,而且睡得更長更好。
應對方式:自行入睡的技巧、作息安排等... 請參考 4個月-2歲好眠寶養成法課程
給父母:面對12-15個月睡眠震盪的正確心態
最後提醒,睡眠震盪代表的是短期影響,應對得宜通常2週內會結束。請盡量堅持孩子的日常作息,並不要養成新的睡眠依賴,這些習慣在日後會更難去除。這波震盪的重點在於小睡,需要安排符合月齡的作息,並儘可能保護好兩次小睡。我們在面對孩子情緒時,也需要先讓自己穩定下來。滿足孩子親密的需求,並培養良好的睡眠儀式、準備好睡眠環境,讓孩子從規律中找到安全感。
撇開睡眠來說,一歲是孩子成長的里程碑,他已經不只是哇哇哭泣的小嬰兒,而開始和你「鬥智」。當孩子「進化」了,也代表爸媽在教養上需要下功夫,我們在接下來的日子裡需要更多口語溝通,並讓孩子知道家裡的規則與界限。關於溝通與界限,會是一歲以後越來越重要的「教養」課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