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家長會問:「要怎麼讓孩子喜歡睡覺?」
用孩子的想像力,來定義「睡眠」
2021 Jul 08 睡眠基礎 學齡前(18個月以上) 好眠師聊聊天
這次帶回朋友推薦的日本繪本「怎麼睡成這樣子?」,吉竹伸介的特色在於激發讀者的想像力 (發想型繪本)
他不是從大人的角度來看睡眠或教條式的說睡覺有什麼好處,而是無厘頭的想像睡著之後究竟會發生什麼事?
用孩子的想像力,來定義「做夢」和「睡眠」這件事
這是非常有趣的切入點,在書裡面,睡著之後有「夢中小精靈」會帶著我們到處玩。可能是參加遊行、舉辦演唱會
為什麼我們睡醒後每天髮型不一樣呢?
因為有造型師會來床邊做頭髮
為什麼睡覺會流口水呢?
因為有小精靈廚師帶來美味的食物
我們聞著聞著口水就滴下來了
為什麼睡姿不一樣呢?
因為有小精靈團隊每晚幫我擺pose
念完書的那幾天,我們會討論前晚的夢境,有次蘇打早上醒來第一句話是:「昨晚和爸爸媽媽去海邊玩,後面還有一道美麗的彩虹。真的好好玩,我們找時間再去一次好不好?」
許多家長會問:「要怎麼讓孩子喜歡睡覺?」老實說我覺得這是很困難的事,因為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
我們無法控制另一個人喜歡什麼,其實如果把小孩當作獨立的個體,就會發現許多要求不太合理。
但我們能夠營造正面、吸引人的情境。比方說,把入睡當作是一場冒險,我們是進到夢境裡頭遊玩。所以睡覺並不是和爸媽分離,而是到「夢的世界」探險。又或者,我們可以猜猜,隔天起床的「睡姿」「髮型」會是什麼模樣?為什麼會睡成這個樣子呢?
有時候大人把生活看得嚴肅,無意識的把本身對睡眠的概念,或自己的童年記憶,加注在孩子身上
「你如果不乖,今晚就自己睡」
---> 所以睡覺是懲罰嗎?
「乖乖睡覺不要怕喔」
---> 不可怕的話為什麼說不要怕?
「你怎麼這麼皮都不睡呢?」
---> 不睡覺爸媽就會關注我
孩子是我們生命的導師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孩子是我們生命的導師。有時候我只是靜靜地看著女兒,聽他自己創造的話語,就會有「哇!原來可以這樣」。看著他把枕頭排成一個表演場地在裡頭講故事、假裝彈琴。就好像看到童年的自己,也曾經充滿想像力和自信的創造各種小故事。只是成年後,這些想像力被大人世界的務實,一點一滴隱藏起來。
教養這條路,不是只有給予或是我們做了多少事情,而在於我們能「陪伴」孩子去建構他們的世界。包容與陪伴,本身就是一種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