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卡關是「睡眠訓練」,有時候爸媽自行執行一個方法,努力遵守之後發現在實際應用很困難,或是進步到一定程度後卡關。好眠師發現背後的原因通常有三個
睡眠訓練無效?好眠師分析三點可能原因
2021 Jul 06 睡眠基礎 嬰幼兒(4-18個月) 學齡前(18個月以上)
父母來找好眠寶寶的原因通常很單純,就是「解決孩子的睡眠問題」,這也是當初我身為黑眼圈媽媽,一個很簡單的盼望。但身為一位睡眠顧問,經手更多案例、做了更多進修之後,看睡眠問題的角度越來越不一樣。
即便爸媽的要求很簡單、睡眠問題看起來類似,背後的成因卻不見得相同,當然過程也不同。我發現很多父母已經閱讀非常多資訊,甚至進修教養課程。但有些資訊是彼此衝突的,或只適用特定月齡和場合。
什麼時候該用清醒時間?什麼時候要依照生理時鐘?什麼時候要觀察訊號?什麼時候走規律作息?什麼時候要保持彈性?睡眠和喝奶時間卡在一起怎麼辦?
最常見的卡關是「睡眠訓練」,有時候爸媽自行執行一個方法,努力遵守之後發現在實際應用很困難,或是進步到一定程度後卡關。好眠師發現背後的原因通常有三個:
1. 父母沒有看懂孩子的狀態:
大人用言語對話都會誤會了,何況小寶寶不會說話。最常發生的是父母沒有看懂孩子狀態,滿足孩子真正的需求比方說,新手爸媽不知道小嫩嬰淺眠比例高,誤把淺睡眠當作寶寶醒來
又或者寶寶的夜醒是因為正常生理發展,爸媽沒看懂需求而帶入高強度哄睡,造成接二連三的睡眠問題
沒有看到寶寶「疲累」的需求,而誤以為寶寶過嗨不需要這麼多睡眠
很多寶寶睡前哭鬧尖叫,爸媽會用我們兒時的記憶來判斷。覺得寶寶是怕黑、怕孤單,或是他體力很好不想睡。但很有可能只是因為寶寶太累了,或是睡眠儀式時少了什麼步驟。在此時如果爸媽抱起來陪玩,就是天大的誤會
這種感覺就像是我們口渴想喝水,但送上來的是一塊蛋糕。
蛋糕很美味,但不是當下需要的。
2. 父母不夠了解自己
第二個原因是「父母不夠了解自己」。有時候我們可能聽到朋友的分享,看了某篇文章,而認為「這個方式不錯」。但殊不知這個方式根本不適合你我也遇過來找Peggy合作自行入睡的家庭,討論之後發現媽媽最想要的是陪伴孩子入睡的親密感。如果是這樣,何必追求自行入睡呢?
或是希望寶寶夜晚睡長點,但又忍不住一直叫醒孩子喝奶(最後演變成寶寶頻頻夜奶)。這時候爸媽就需要了解自己,到底是希望他睡眠不被干擾,還是確保他夜晚肚子不會餓?
也有些家長本身不好睡,寶寶一點風吹草動就醒來,但卻堅持和孩子同床,變成互相干擾叫苦連天,這就是不了解自己其實需要獨立的睡眠空間
這類的例子很多,背後的原因是我們帶著「別人的期待」或是很直覺的「用原生家庭的方式」來養育孩子。
要怎麼突破這個盲點,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呢?好眠師建議:父母自身的「情緒」和「身體狀態」會是很好的指標,因為「人的情緒和身體狀態」是種提醒,提醒我們內心真正的想法是什麼。
所以,最原始的情緒,比方說聽到某種方法時,下意識是覺得「這也太糟了」「我做不來」或者是「這很適合我喔!」第一直覺通常還蠻準的
另外,也要檢視目前育兒狀況,了解自己是不是真心想這麼做?還是只是「大家都說訓練比較好,我也來試試看」?
育兒沒有標準答案,我不認為所有家庭都需要睡眠引導(訓練),但他對某些家庭來說是最好的選擇。而你要做的是,了解這個選擇是否適合家庭!
走到後來會發現,當爸媽是了解自己的過程
3. 與家庭現實條件有衝突:
了解現有的資源和家中現實條件是很重要的。Peggy 曾經是想走滿足寶寶需求的親密風格,但當時的狀況我是無後援,伴侶也常出差的異鄉媽媽。在料理三餐、每天睡不飽的狀況下,我每天都呈現今日是何日的茫然感.... 親密育兒對當時的我來說太困難。但如果換個時空背景,可能又是適合的。所以重點不是這些教養方式好不好,而是適不適合當下的狀況。人力、經濟、家庭空間、伴侶的想法、長輩是否同住、家中有幾個寶寶、自己的體能等等... 都是我們的現實條件。這點現在的親子文章不常提到,但坦白說真的是很實際的一塊。有時候別人家的美好,背後有許多資源在支撐。
假設你是想走陪睡的父母,但當有二寶的時候,可能會面臨雙寶月齡不同、入睡時間不同的困難。這就是現實條件,如果還是堅持原本的陪睡,通常是其中一位孩子的睡眠會遷就另一位,而睡得少一些。
最後要說的是,關於睡眠,一歲以前我認為可以跟教養分開。因為睡眠調整的重點在於「建立習慣」,我們可以透過睡眠儀式、睡眠環境、規律作息、自行入睡等等方式,來幫助孩子擁有好的睡眠習慣。一歲以後教養的比例會提高,我們在做睡眠調整時,就更需要把平常的溝通風格揉合在計畫中。
無論如何,這都是「改變習慣」的過程。注意噢!其實更多的是「改變爸媽的習慣」,因為爸媽的行為不改變,孩子的行為也很難有變化。所以,爸媽是睡眠諮詢的重要角色,爸媽改變,然後讓孩子去適應這個改變。
|
0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