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眠師這次來分享當我們飛到「時區不同」的國家時 要如何讓孩子早點適應當地作息,好好睡好好玩
帶著孩子去旅行,怎麼調時差?
2021 May 19 睡眠基礎 新生兒(0-4個月) 嬰幼兒(4-18個月)
暑假到了!你是否已經安排好假期和孩子一同出遊呢?
或你像好眠師一樣,住在異鄉,偶爾就需要返回台灣探親
帶著小孩出遊有許多眉角,好眠師這次來分享當我們飛到「時區不同」的國家時
要如何讓孩子早點適應當地作息,讓你好好睡好好玩!
首先,要瞭解到無論是大人或小孩,都無法在很短的時間內,按個開關就轉換到新時區。但是,孩子睡眠驅動力比大人還強,所以通常他們比我們更能適應新時區。
當時差在3小時內時...
1. 短旅程就維持原樣
如果旅程很短,而且時差在3小時內,乾脆就讓孩子維持原本的時區作息。比方說在台灣原本 8pm~7am是睡覺時間,飛到日本時就改成 9pm~6am,這樣返國時也無需調整。
2. 往東 or 往西飛不一樣
往東飛時(例如:日韓、澳洲),從起床時間調整,配合當地時間提早起床,在白天多接觸陽光,以及多一些活動。
往西飛時(例如:泰國、越南、尼泊爾),從睡覺時間調整,盡量配合新時區上床睡覺,但頭一兩天有孩子會提早起床的準備。
當時差大於3小時,可以多做這些事...
3. 出發前的準備
在出發前幾天調整,特別適用於時差較大的區域。意思是往東旅行可以慢慢的提早睡覺、起床,往西飛的話就晚一點睡覺、起床,真正旅行時就可以把時差的影響調整到最小。
4. 漸進式調整
時差越多就會花更久的時間適應,到當地後可採用漸進式每天30-60分鐘的調整時區。一般來說,往西飛會比往東飛還容易。
無論如何,在白天時多接觸陽光是好的...
人體的生理時鐘跟光線有關,抵達旅遊地後,盡量配合當地日照時間接觸陽光,有助於調整時差。如果抵達時是晚上,盡量吃得簡單、從事比較輕鬆、不刺激的活動。
最後祝大家旅程愉快,玩得開心睡得也開心!
|
0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