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小睡總是不穩
要怎麼讓孩子知道該睡覺?短小睡的成因
2021 Oct 18 嬰幼兒(4-18個月) 好眠師聊聊天 個案分享
很多父母會問好眠師:「到底要怎麼讓孩子知道該睡覺了呢?」關於這點,我們先從睡前準備來下手。
我想請各位爸媽先想像自己是個小寶寶,你不會看時鐘、語言能力理解還有限,你要怎麼判別什麼時候是睡覺時間呢?喔~不~你可能連睡覺時間是什麼都還不清楚呢!
寶寶是透過爸媽的行為、部分的言語,還有環境來理解事情,他們喜歡有規律、有預期的行為,這能讓寶寶有安全感。
白天的睡眠驅動力比夜晚還弱,如果睡眠環境仍然和活動清醒時一樣明亮吵鬧,寶寶很難認知到「該睡覺了」。也因此,不少照顧者會用抱搖奶等方式來哄睡。這幾種方式之所以有用,除了具有高安撫的效果之外,也能很有效的「阻絕外在干擾」。畢竟一頭埋進照顧者的懷裡,也很難東看西摸繼續玩耍,這是很強烈的環境暗示。
當然我們並不希望每次孩子入睡前都要照顧者抱搖奶,所以爸媽要建立一套睡前的準備,來「暗示」和「引導」寶寶知道是時候睡覺了。
這個準備叫做「睡眠儀式」,也就是在入睡前安排相同的場景、事件、順序,最佳的場景是臥房,寶寶的臥房應該要昏暗、涼爽、安靜。照顧者在接近睡眠時間時,就把寶寶帶進臥房,從事一系列溫和活動。
月齡小的寶寶可以是洗澡、按摩、唱歌、講話、換尿布、換睡衣、餵奶(放在睡眠儀式第一項)。較大的孩子著重在講故事、禱告、親子談話、換睡衣等...
夜晚的睡眠儀式大約是30-60分鐘,白天的睡眠儀式可以是5-15分鐘。依照孩子的月齡、照顧者的時間來安排。以小宓11個月大的寶寶小睡難入睡的情況為例,我會建議小睡儀式至少要10分鐘。在做睡眠儀式時用言語告訴寶寶,現在爸媽幫你按摩、唸故事書,等一下就要睡覺囉!
睡眠儀式並不是做了就立馬見效,他是一個需要長時間養成的習慣。爸媽要有耐心,得要花幾天時間讓孩子知道睡眠儀式不是玩耍,而是要睡覺的準備。
這是我們執行計畫的前置作業,先建立寶寶入睡前的準備。當然,我們還是得回到小宓寶寶最主要的問題「白天小睡得哄睡,還有睡半個小時就醒」
白天小睡睡不好有關係嗎?
小睡是一天當中重要的逗點,當孩子在小睡中獲得良好休息,一整天的體能、情緒、飲食都能到更好的狀態。好的小睡對於夜晚也有加乘效果,白天睡得好,夜晚睡眠會更加穩定。
很多人以為小睡少一點,夜晚才能睡得好,這個論點成立在已經睡飽的孩子身上。當孩子已經累積了長期的睡眠債,白天睡不好,只是讓夜晚雪上加霜。 許多家長都反應孩子睡30~40分鐘醒來(甚至20分鐘),情緒明顯焦躁不安,連帶讓爸媽十分擔心。
我們先來看短小睡是如何形成?還有到底睡多短才叫「短小睡」?
短小睡的定義
好眠師的定義是50~60分鐘「以內」的小睡叫做短小睡,這裡要注意好眠師指的是3-4個月以上的寶寶,新生兒的小睡一般是20分鐘~2小時,我們先撇除這個族群。
還有,在寶寶接近小睡轉換期時,也會有某段小睡比較短,這是正常現象。所以並不是小睡短就代表睡不好,我們在看睡眠時需要配合孩子的日間精神狀況跟反應、一天的睡眠時數、月齡等等來看。比方說如果寶寶小睡短,但夜晚睡得很好,白天精神也不錯,就不需要太擔心。
看待睡眠問題時,都是整體來看,不需要每段睡眠都很「完美」才叫好。追求完美是美好生活的敵人,我們不需要為了睡眠的完美,搞得生活壓力很大,剛剛好就可以了。
好眠師提供「一對一諮詢」及「好眠學苑線上課程」,若您的寶寶有睡眠問題(例如早醒、哭鬧不睡、短小睡、夜醒等問題),可先參考好眠學苑線上課:「0-4個月順流好眠寶」及「4個月-2歲好眠寶養成法」課程,若您想要了解一對一諮詢內容及費用,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
點此看看哪些人推薦了好眠師
小睡短除了後天影響,也有先天原因。某些孩子屬於天生短小睡者,不過這畢竟是少數,我們先不要先入為主把孩子貼上標籤。常見短小睡原因有以下幾種:
1. 無法銜接睡眠週期:
大概在3~4個月,寶寶的睡眠模式改變,形成四階段睡眠週期。寶寶脫離第三階段熟睡期時,會容易醒過來,睜開眼睛或發出一些聲音
許多新手爸媽在此時以為寶寶不想睡了,就會抱出來。久而久之,孩子的身體也「適應」並養成睡30~40分鐘就醒來的習慣。即便寶寶看起來有精神,但其實沒有睡到一個完整睡眠週期,很快就會疲憊,一整天的情緒焦躁不安
2. 白天睡眠壓力較小:
孩子的睡眠主要取決於「生理時鐘」和「睡眠壓力」,所謂的睡眠壓力就是坊間流行的抓寶寶清醒時間,清醒時間越長,睡眠壓力也越大。跟夜晚比起來,白天小睡的「睡眠壓力」相對比較小,當孩子睡了30–40分鐘後,睡眠壓力已經緩解,也不容易再睡回去。
3. 環境不合適:
睡眠壓力較小的情況下,環境格外的重要。小睡最常受到干擾的原因是:「光線太亮」、「室溫太暖」。
我這裡指的光線是越暗越好,當睡眠環境有光線,對身體來說是可以醒來的暗號。而溫度太熱則是午睡難以接覺的常見原因,台灣中午室內溫度還是很高,如果寶寶睡覺時有些微冒汗都是太熱了,我們盡量保持睡眠環境的涼爽(北極熊對不起)
4. 過度疲勞:
剛剛我們提到了睡眠壓力,適度的睡眠壓力有助於睡眠。但當睡眠壓力過大時,身體會分泌對抗睡眠的激素,導致過度疲勞的狀態(大月齡寶寶呈現的樣子常常是過度興奮)。如果入睡時寶寶處於這種狀態,會比較容易在週期醒來時激烈哭鬧,一激動起來更難接覺成功。
5. 月齡小:
寶寶的小睡大概到3-6個月才會穩定,有些孩子會花更久的時間。如果以上四點原因已經排除,孩子依然睡得很短,就是要讓時間發酵,通常到6-7個月之後,短小睡的狀況會慢慢改善。其他還有些大動作發展、長牙、轉換期等短期因素,我們就不特別列出討論。
由於短小睡是比夜醒還稍微難一點的問題,我們在處理短小睡時,通常會同時做好幾件事,以下是幾個常見的解法:
1. 提供合適的睡眠環境: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睡眠環境就是那個「器」,這是我們第一個要檢視的方向。我剛剛有提到睡眠儀式最好在臥房,入睡時寶寶要有固定的睡眠空間,從環境上來告訴孩子「該睡覺了」。
另一個小睡很重要的影響因子是「黑暗」,通常我都會問爸媽,寶寶的房間夠不夠黑呢?
我說的黑,是「伸手不見五指」的黑!
如果家中的窗簾會在小睡時透光,除了更換成遮光性最好的窗簾,或考慮價格實惠的旅用遮光布。讓全黑的環境誘騙寶寶的身體,這是該睡覺的時間。
2. 規律作息:
規律作息是幫寶寶的身體建立穩定的生理時鐘,這個部分我們之後會在其他單元來談,大原則是要注意寶寶的睡眠訊號,避免孩子太累
3. 練習自行入睡:
人的睡眠週期會經歷好幾個階段,睡半小時就醒,主要是寶寶剛從熟睡期要轉換到下階段的睡眠。但是如果入睡時是抱著,在轉換睡眠週期的過程中,就很容易完全醒過來要用同樣的方式(抱睡)再睡回去。
所以,要改善這個問題,通常還是得從「自行入睡」下手,因為自行入睡是接覺的「基礎技能」。可以自行入睡的寶寶,有比較高的機率能夠自行成功接覺。不過這裡要提醒,接覺比較難,不是說會自行入睡就保證能接覺,通常需要花一點時間才看到成效。
如果爸媽還沒準備好讓孩子練習自行入睡,也可以用哄睡接覺的方式協助孩子延長小睡。哄睡接覺要算好時機,當孩子醒來太久才介入哄睡,就不太有效果。
- 想知道好眠師更多育兒、睡眠分享,歡迎加入免費電子報,每週一我都會分享有料實用的概念給你
- 想要有系統地改善孩子的睡眠問題,歡迎購買好眠學苑課程,一起加入培育「好眠寶寶」
- 想吸收更多寶寶睡眠知識,可以追蹤好眠師 IG(圖文為主)和 Podcast「好眠寶寶,自信媽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