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眠寶寶 寶貝的睡眠顧問
0
  • 會員登入
  • 最新消息
  • 關於好眠師
    回主選單
    • 姜珮的故事
    • 好眠師服務
    • 更多
  • 諮詢服務
    回主選單
    • 0-4個月
    • 4個月-3歲
    • 3歲-5歲
    • 更多
  • 好眠文
  • Podcast
  • 聯絡好眠師
  • Join us
  • Login
  • 0
    好眠寶寶 寶貝的睡眠顧問
  • 最新消息
  • 關於好眠師
    姜珮的故事 好眠師服務
  • 諮詢服務
    0-4個月 4個月-3歲 3歲-5歲
  • 好眠文
    睡眠基礎 新生兒 0-4M 嬰幼兒4m-18m 幼童18m+ 好眠師聊聊天 個案分享 顧問評價
  • Podcast
  • 聯絡好眠師
  • 文章總覽
  • 分類
  • 全部
  • 睡眠基礎
  • 新生兒(0-4個月)
  • 嬰幼兒(4-18個月)
  • 學齡前(18個月以上)
  • 好眠師聊聊天
  • 個案分享
  • 顧問評價
睡眠環境 寶寶哭泣 安撫手法 夜醒 夜哭 睡過夜 自行入睡 分離焦慮 奶睡 睡眠儀式 睡眠時數 哄睡 不睡 親子關係 共讀 雙寶 分房 作息 母親 自我成長 語言 睡眠訓練 睡眠引導 睡眠倒退 心理焦慮 Covid-19 恐懼 哭泣 健康睡眠 睡眠安全 新生兒猝死 育兒 氣質 夜驚 小睡 轉換期 難入睡 睡眠震盪 教養 四個月 八個月 早醒 環境 職涯 好眠寶寶 一歲 戒夜奶 夜奶 好眠師 親子焦慮 兩歲 小睡短
  1. 首頁
  2. 好眠文

家有高需求、高敏感孩子,該怎麼辦?

2023 Feb 22 睡眠基礎 新生兒(0-4個月) 嬰幼兒(4-18個月) 學齡前(18個月以上)

拿到嬰幼兒睡眠顧問認證,是成為好眠師的第一步,但進入這行越久,會越謙卑地知道還有很多是我們要持續探索的。每年我會安排不同的進修計畫,從美國、加拿大、英國、紐澳的專業機構,與小兒科醫生、臨床心理師、兒童發展專家等... 吸收最新的睡眠和小兒知識。這個月是我的「進修季」,聽了幾場課程非常有趣,其中有兩場是討論孩子的氣質,是如何影響睡眠。

在聽這場課程時,我不由得想起一位朋友。這位朋友的孩子氣質屬於「非常困難的」,無論是白天的照顧,還是夜晚的睡眠,都讓照顧者費盡心力。還記得幾年前我和他們吃飯,他的女兒對周遭的一切都非常警覺。當有「男性」出現在周遭時,就會放聲大哭(是的,他的雷達偵測是週遭不能有爸爸以外的男性)。那時候,蘇打爸剛好進餐廳拿個東西給我,朋友的女兒就哭得一發不可收拾,最後只能草草結束飯局。這位朋友告訴我,他後來非常辛苦崩潰的渡過那幾年育兒時光,有好幾次都想帶著女兒跳樓,自己怎麼撐過來的都不知道。

不知道你有沒有遇過這樣的孩子?或者自己的孩子就屬於這類氣質?

多數的睡眠書不會把「寶寶氣質」納入討論,而是針對特定氣質來延伸睡眠的應對手法。但是從好眠師的經驗還有許多研究來看,不同孩子的氣質其實會大幅度的影響睡眠狀況。

所以你會發現,為什麼睡眠訓練在某些嬰幼兒身上,會有截然不同的成效。有的孩子無痛睡過夜,有的孩子可以大哭兩小時以上。你也會發現,親密育兒的方式,在某些孩子身上非常管用,但某些家庭卻疲憊不堪,孩子好像沒有要「放手」或者滿滿安全感的那天。

寶寶氣質的分類

目前以孩子氣質來分類的研究有不少,其中台灣爸媽最耳熟能詳的是 Dr. William Sears 的「高需求寶寶」和 Dr. Elaine Aron 的「高敏感族」。這兩個形容詞氾濫到,每週至少有一組家庭來跟我說他的孩子是「高需求」或者是「高敏感」。還有其他沒有被翻譯成中文的 “Active alert child(警覺型孩子)” 、”Spirited Child(精力充沛型)”、“unsettle-irritable(煩躁易怒)“等等不同類型的氣質。研究下去你會覺得自己家孩子蠻乖的~

而這類比較困難的孩子(以下統稱「困難型孩子」),在小嬰兒時期,有更高比例的哭鬧、腸絞痛、胃食道逆流,甚至是食物不耐症、呼吸中止症、耳朵感染等等.... 而且.....「多數會伴隨著睡眠問題」,這代表白天應對孩子已經超級辛苦的爸媽,晚上也無法好好休息。

好眠師個案中也有一定比例屬於困難型孩子,他們需要與照顧者更多的互動和關注,在睡眠調整過程需要注意的環節也比一般個案還多。這些父母通常會這樣形容自己的小孩....

「無法自我安撫」

「永遠精力充沛」

「不願意睡覺」

「情緒會瞬間失控,上一秒好好的,下一秒就尖叫」

「一點枝微末節的改變都會注意到,而且讓孩子很抓狂」

「非常堅持,可以跟你耗很久」

…..
 

困難型孩子,就像養了嬌貴的花

如果把各個氣質理論派別稍微統整一下,會發現這類困難的孩子,很容易因為周遭環境的改變,而反應過度,因為他們往往比一般孩子更加敏銳、堅持,也好奇。我很喜歡一個形容孩子氣質的花比喻,有些孩子像蒲公英一樣,到哪裡都可以長得很好,適應力極強。而有些孩子則像蘭花,需要比較特定的環境與照料,才能好好長大,但如果掌握到技巧,他仍然能長得很好。

是的,雖然孩子的天生氣質通常不會有根本性的改變,但還是可以透過爸媽的教養,來引導到比較好的方向。有個好消息,想要分享給「困難型孩子」的家庭。如果看看這些「困難型孩子」讓你難熬的特點,你會發現他們也是長大之後很好的人格特質,比方說...
 

對周遭事物很敏感 —> 洞察力、敏銳度

對想要的事物莫名堅持 —> 毅力、追求完美

情緒反應激烈 —> 同理心、感受力

 

而這些,不就是現今很多成功人士所需要擁有的能力,或者人格特質嗎?

 

那麼.... 「困難型孩子」的睡眠該怎麼辦?

我們回到睡眠來看,針對「困難型孩子」我們不能只看睡覺時間,而要把一整天的活動拉出來看。孩子的感官處理速度比大人慢了十倍,所以他們需要更多精力來消化外在資訊。而對於「困難型孩子」來說,對於外在環境、活動會更加敏感,容易被過度刺激。而這些白天的刺激,會讓白天小睡睡不著,夜晚睡得也不好。

以下是給照顧者的幾個建議:

  1. 睡眠儀式、作息規律,這些「規律」對困難型孩子更為重要
  2. 安排作息時,走固定/規律作息會更適合,睡眠訊號通常在這類孩子身上很難察覺
  3. 留意一整天的活動,尤其避免過度刺激的主題(例如:慎選書、影片的內容),這些都可能影響整晚睡眠
  4. 睡眠轉換期或者做睡眠調整時,會需要循序漸進
  5. 在睡眠上先求「進步」,才講「目標」

家中有「困難型孩子」,爸媽更需要肯定自己

對於這類的孩子,更需要給予更多鼓勵的其實是他們的爸媽。從美國心理學者 Macall Gordon 的調查來看,「困難型孩子」的父母通常...

  1. 心理和生理都感到精疲力盡
  2. 第一年自認有憂鬱症比例高
  3. 對自己當父母的能力感到懷疑

哇!也就是說,這些父母比一般家庭付出更多的心力和體力,但他們自我認同卻更低,有些甚至認為是自己照料不當引起的呢!針對困難型孩子,的確也沒有所謂標準做法。我還蠻鼓勵這些家庭,擁有個同溫層取暖社群,還有找到幫自己補血的管道。我們該做的不是找到「最好的育兒方式」,而是在一遍又一遍地嘗試中,找到一個平衡點,一個能長久支撐你走下去的模式。加油了!

相關文章:孩子的天生氣質可以改變嗎?

======
 
  • 想知道好眠師更多育兒、睡眠分享,歡迎加入免費電子報,每週一我都會分享有料實用的概念給你
  • 想要有系統地改善孩子的睡眠問題,歡迎購買好眠學苑課程,一起加入培育「好眠寶寶」
  • 想吸收更多寶寶睡眠知識,可以追蹤好眠師 IG(圖文為主)和 Podcast「好眠寶寶,自信媽咪」
  • 想了解睡眠諮詢的過程和故事,可以購買好眠師與親子天下合作的新書「每個爸媽都能養出好眠寶寶:建立育兒信心,讓你和0-6歲孩子睡飽睡好」(電子書同步在 Kobo & Readmoo 上架)

關於好眠師 
好眠師姜珮(Peggy)是好眠寶寶・寶貝的睡眠顧問創辦人,由美國家庭睡眠學會(Family Sleep Institute)和 國際嬰幼兒睡眠顧問(IACSC)認證的寶寶睡眠顧問,協助你解決各階段孩子的睡眠問題(包含夜醒、哄睡、睡眠不足等),建立孩子的健康睡眠習慣。 
想了解更多嬰幼兒睡眠知識?好眠學苑 開課囉!

好眠學苑  I  官方網站  I  IG   I 臉書粉專  I  Podcast   I  訂閱電子報

 

  • 教養
  • 育兒
  • 哭泣
  • 睡眠訓練
  • 睡眠引導
  • 氣質
  • 心理焦慮
  • 戒夜奶
  • 分享此文章
0則留言

今天就養成好眠寶寶

  • 0-4個月新生兒課程
  • 4-24個月好眠寶課程
  • 一對一完整諮詢

聯絡我們

  • Email: service@mybabyzzz.com
  • 隱私權政策
COPYRIGHT ©好眠寶寶 寶貝的睡眠顧問 All rights reserved | Powered by 路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