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母親,我們往往只看到單一的面向,而且常常是「不夠好」的那一面。
孩子需要「完整」發展,而不是「完美」發展
2021 Jun 27 睡眠基礎 好眠師聊聊天
在諮詢時,我很常遇到這樣的母親:「孩子從一出生就不好睡,一定是我哪裡做錯了,我真的好累好崩潰,好眠師你幫我看看一整天的作息,我不知道該怎麼辦?」
翻開媽媽的行事曆,好幾個月密密麻麻的紀錄,幾點幾分孩子睡了、幾點幾分吃了什麼。餵夜奶的媽媽詳細記錄每天醒來幾次,孩子多久才睡回去。說真的,即使作為睡眠顧問,我只有在調作息時會做幾天的睡眠紀錄,更別說如此有毅力的紀錄全天作息。我彷彿看到這些數字長出藤蔓,綁著母親一整天的行程,牽動焦慮不安的心。
現代父母不好當,我們比上一輩的父母更重視孩子的身心發展,從哺餵母乳、副食品製作,一直到心理安全感等等… 我們明明懂得比較多,但說到作為父母的「自信」,其實是薄弱的。
尤其媒體、社群充斥著教養達人,看起來別人的孩子總是特別聰明乖巧又好帶,怎麼我家的孩子就是不一樣。如果遇到好事者出手指導,更容易懷疑自己是不是不夠格當母親?!
Peggy 並非教養專家,但想單從「睡眠」的角度,來分享我以下「為何別人的孩子比較好睡?」的三點觀察:
1. 孩子好不好睡,是天生的
第一,孩子好不好睡其實跟天生基因/氣質很有關係,隔壁家的孩子睡得好,有時不代表父母「做對了」什麼事,很可能只是比較幸運生到重眠的孩子。
舉例來說,假設讓寶寶好好睡覺有十個條件(只是比喻,不是真的剛好十件),有些寶寶只需要一~兩個條件就能睡好,有些需要四~五件,對環境或作息敏感寶寶的爸媽,會需要做到八~十件事。
這是天生好不好睡的差異,即便孩子天生不好睡,也不需要氣餒,也不代表我們做錯了。那只是意味著要多做些「關鍵事情」來協助寶寶,寶寶也需要多點時間來學習睡覺,僅此而已。
2. 睡過夜定義不同、自我感覺良好
第二,從新手爸媽最關心的睡眠議題「睡過夜」來說,其實生理條件「根本沒有寶寶能一覺到天明」。人的睡眠本來就是好幾段睡眠循環,尤其剛出生的孩子的週期更是短暫,夜醒的躁動是正常的。
所謂的無夜醒、無夜奶常常是主觀感受
做個實驗,問問周遭的父母怎樣算睡過夜,你會發現答案五花八門,從連睡5~12小時都有,或只是跟著爸媽睡覺,又或者「某一次」睡過夜就興奮的告訴街坊鄰居。
再來,有些爸媽認為孩子起來喝個奶很快睡回去,這不算夜醒。還有些爸媽睡得很熟,寶寶醒來都不知道,寶寶一段時間沒有被回應,自然而然學會自己睡回去,孩子無形中被「訓練成」天使寶了。
3. 許多家長只在「檯面上」展現好的那面
這裡,我想說個小故事。我曾經在執業初期,在英國當地的媽咪社群舉辦免費諮詢活動。當時引來不少母親留言「他們什麼都沒做孩子就睡得好」、「孩子自己會睡著,那是本能」,單從留言來看每個寶寶都很會睡。
結果事實上… 我接到超多求救的私人訊息,大概兩三小時名額就滿了。這些孩子睡不好的媽媽沒有一個在社群留言,他們隱性的默默承擔痛苦,甚至自責不安,只有私下找救援。
在台灣也有類似狀況,不少找我諮詢的家庭是「偷偷來」,他們在結案時很滿意成果,但因為怕旁人說話(通常是長輩、親人),所以不敢聲張。這些爸媽跟旁人聊到孩子睡不好,有時會被(長輩)指責,或勸告「忍一忍就過去了」。如果還為此找睡眠顧問,那耳語更多了。
或許當這些台灣、英國的母親,他們拋出求救訊號時,會被貼上標籤、甚至被良性勸退嗎?這我不知道,但我確定的是冰山底下才是真實的樣貌,而且這樣的比例不在少數。
寶寶睡不好,是媽媽的責任嗎?
無論是真實生活,或是線上論壇,在「比較」氣氛濃厚的環境裡,寶寶有沒有睡過夜彷彿變成媽媽的 KPI,孩子不好睡媽媽肯定做錯了什麼(有的教養派別說「沒有安全感」、有的說「欠訓練」,還有「媽媽去了不乾淨的地方,要帶去收驚的」)
久而久之,許多辛苦的母親傾向沈默,帶孩子已經費盡心力,還要應付耳語更是心累。畢竟睡眠不足的我們,已經沒有氣力再多做解釋。
媽媽們,請試著把耳朵關上,左鄰右舍沒有根據的建議,就讓它隨風而逝。也不需要把這些壓力無形壓在自己,或放在孩子身上。他們有他們的功課,你有你的修煉。育兒是一件很容易被情緒渲染的事情,母愛滔滔不絕,沒劃清界線好會泛濫成災!
完整,而不是完美
作為母親,我們往往只看到單一的面向,而且常常是「不夠好」的那一面。
我們看見孩子沒睡好,但或許他是性格活潑、對這世界充滿好奇,捨不得睡覺。
我們看到孩子吃很少,但他們的生長曲線或許很標準,發育大動作一切正常。 有時候我們會忘了孩子,以至於媽媽自己都只是學習的個體,不可能每件事情都面面俱到。每個孩子都有我們需要關注的課題,就像拿到不同的牌局,出牌的方式就不一樣。我們要關切的是孩子完整的發展,而不是各方面都完美的發展。
我相信「均衡」比「極致」能走得更長久,也比較健康。對於子女的期待如是,對於母親的角色也是如此。祝福各位母親,在這個角色找到平衡、快樂的點,重新拿回養育孩子的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