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睡養成睡眠問題怎麼辦?如何斷開餵奶與入睡的連結
2024 Sep 08 睡眠基礎 新生兒(0-4個月) 嬰幼兒(4-18個月) 學齡前(18個月以上)
我想很多媽媽都會記得,寶寶第一次在身上喝奶的畫面。那種感覺非常奇妙,寶寶帶著滿足的神情,肚子裝著我們的奶水。我們意識到自己真的當媽媽,與懷中的寶寶有深刻的連結。尤其當寶寶哭鬧、飢餓、疲憊時,我們能立刻塞奶滿足,這是媽媽專屬的成就感。然而,這樣的成就感可能在持續一段時間後,隨著寶寶夜晚不斷醒來討奶,逐漸從甜蜜變成一種疲憊和恐懼的負擔。
這篇文章要討論的是哄睡方式中的「奶睡」,這也是許多家長向好眠師諮詢時常見的睡眠問題,包含「戒夜奶」、「戒奶睡」以及「頻繁夜醒討奶」。
我們來探討奶睡的幾種常見情境,以及它們對寶寶和家庭的影響。
三種容易搞混的奶睡情境
- 入睡前喝奶:睡眠儀式最後一個步驟喝奶,寶寶喝完奶之後,自己離開奶嘴或奶頭,處於昏昏欲睡的狀態,然後睡著了。喝奶比較像是讓寶寶放鬆,但沒有完全睡著,這時候把寶寶放在床上,他會自己睡著。
- 喝奶喝到睡:寶寶喝完奶之後,照顧者依然是抱著的狀態,一直到寶寶睡熟之後,才放回小床。
- 夢中奶:寶寶睡覺時,照顧者把他抱起來,進行一次完整的餵奶。寶寶的狀態可能是半夢半醒,或者短暫醒過來喝奶。
這三種情境我們統稱為「奶睡」,其中前兩種可能會混合發生,寶寶的狀態每天都可能不同。至於「夢中奶」,通常是家長為了避免寶寶在下半夜餓醒而主動進行的行為。
奶睡是否一定不好?
其實,奶睡並非絕對不好。有些寶寶夜間只會醒來1到2次討奶,這對許多家長來說是可以接受的,一家人也能睡得很好。有些寶寶甚至長大後自然而然地不再依賴奶睡。如果是這種情況,家長無需特意做出改變,維持現狀也不錯。
不過,對許多家庭來說,奶睡習慣往往會遇到挑戰。最常見的轉折點是在寶寶四個月大左右,從「入睡前喝奶」的情境變成「餵奶後需要持續抱著,直到寶寶完全熟睡」。隨著寶寶月齡增大,家長可能會發現,餵奶反而成為一種刺激,寶寶難以依靠餵奶入睡,甚至即使睡著了,也無法進入深度睡眠。
奶睡可能帶來的睡眠問題
奶睡本身不是問題,通常讓家長難以接受的,是奶睡習慣延伸的幾個睡眠問題....- 奶不睡:
有些寶寶無法通過奶睡入睡,他們只會在吃奶的時候小睡。如果吃奶和睡覺同時發生,這些寶寶可能會吃著奶睡著,但奶挪開之後就醒來,也無法再睡回去。這類寶寶可能會有短小睡、夜晚入睡時間延後、上半夜變成兩段式睡眠、哄睡過久、總是睡不飽等問題。(研究顯示,奶睡的寶寶睡眠時數較短?)
- 頻繁夜醒:
頻繁夜醒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奶睡,這在同床親餵的情況下尤其常見。新生兒的睡眠本來就不穩定,容易因微小的動靜醒來。而家長往往因為反應過快,立刻餵奶安撫,最終導致寶寶養成夜間頻繁醒來的習慣。 - 無法喝完一餐奶:
對於四個月以內的寶寶,太過頻繁的餵奶,反而會讓寶寶很難喝完一餐完整的奶。這通常跟作息和睡眠品質有關係,可能是喝奶時間寶寶已經很累了,沒有力氣喝完一餐奶。而沒有喝飽,又讓寶寶更容易因為肚子餓醒過來。尤其親餵的寶寶,可能還沒有喝到脂肪量較高的後奶,就已經睡著了。這類寶寶在喝奶時看起來很煩躁,喝幾口奶又吐出來,睡沒多久又醒來。想睡又睡不著,想吃又吃不下,爸媽總是得在旁邊 stand by,好抓狂啊~ - 固定時間夜醒:
這塊容易發生在第三種夢中奶的寶寶身上,隨著孩子月齡增加,夜奶卻沒有消失,反而變成根深蒂固的習慣。孩子總是在固定時間起床喝奶,月齡大的孩子,有時候又不好睡回去,延伸成為「夜醒久」的問題。
判斷寶寶有餵奶與入睡的連結嗎?
通常,寶寶會出現以上提到的睡眠問題,是因為他們已經把餵奶當作入睡的工具。不過,許多家長仍然會擔心寶寶半夜討奶是否是因為「肚子餓」。我們可以根據以下幾點來判斷:
- 月齡:通常第二、三個月之後,母乳供應已經穩定,多數嬰兒夜晚只會喝1-3次夜奶(體重超過四公斤,且以每四小時餵奶一次計算)。而四個月之後,夜奶次數約降為0-2次。九個月之後,可以不用喝夜奶(相關文章:何時該戒掉夜奶)。
- 夜奶只是安撫:夜晚寶寶容易因輕微躁動醒來,但他們醒來後通常只是喝幾口奶就會再次入睡,而不是喝完整餐的奶量。
- 早晨不餓:如果寶寶早晨醒來時不太喝奶,很有可能代表夜晚喝了太多奶。
- 白天喝奶量比夜晚少:如果寶寶白天喝奶量比夜晚少,可能代表他們已經習慣在夜間喝奶,甚至有點日夜顛倒的情況。
斷開餵奶與入睡的連結
當家長發現寶寶有這些問題時,通常會嘗試增加白天的餵奶量,期望夜晚能減少討奶次數。但這樣的做法往往效果有限,因為寶寶的腸胃已經習慣了夜間進食。即便白天多餵一些,寶寶半夜仍可能會醒來討奶。
要真正解決奶睡問題,最根本的方法是斷開餵奶與睡眠的連結。坊間有不同的解決方式,好眠師大致分為以下兩種類別
- 漸進式降低哄睡連結:
如果你已經長時間依賴「餵奶入睡」,奶在寶寶的入睡過程中已經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突然不餵奶可能會引發寶寶激烈哭泣,所以可以嘗試漸進降低哄睡的安撫程度,比方說改為拍拍、抱搖來取代原本的奶睡。
優點:適合教養程度較親密的家長,適合較容易安撫的寶寶。
缺點:過程家長需要非常有毅力且正確操作,不然可能會有反效果。另外,有些寶寶可能會因為你(的奶)出現卻得不到奶,而哭泣更慘烈。
好眠寶寶資源:0-4個月順流好眠寶線上課、4個月-2歲好眠寶寶養成法 - 有效率的切斷哄睡連結:
重新建立寶寶的入睡習慣,引導他們不需依靠大人就能自行入睡。這類的方法統稱為「睡眠訓練」,睡眠訓練裡頭從溫和訓練到效率進行的都有。效果通常會比前者好,操作正確的話也比較不容易反彈。
優點:有效率且有效果,適合下定決心要挽救一家人睡眠或科學育兒的家庭
缺點:不適合四個月以內的寶寶,或者教養程度親密、對睡眠訓練有疑慮的家庭
好眠寶寶資源:4個月-2歲好眠寶寶養成法、1對1完整諮詢
改善小月齡寶寶的「頻繁夜醒」
假設你的寶寶月齡還小,但已經快撐不下去頻繁夜醒的狀態。我們可以試著先在睡眠環境作改變。不管是從安全角度,還是改善睡眠問題的角度,好眠師都建議寶寶要和大人分床。
讓寶寶回到獨立嬰兒床,可以減少父母與寶寶互相影響。好眠師發現很多家庭的頻繁夜醒,其實是互相干擾。因為大人和小孩睡眠週期&入睡時間點不同,如果某一方較為敏感,都很容易在淺眠時期吵醒對方。另外,分床睡可以降低媽媽對寶寶夜間醒來的反應速度,頻繁夜醒有時是主觀感受,有時候不是寶寶真的夜醒,而是媽媽反應「太快了」,把寶寶的睡眠狀態誤以為是夜醒。在太快回應之下,寶寶養成睡眠週期轉換,都需要家長接覺的習慣。
以上是奶睡的介紹,希望眠友一家能越睡越好~
- 想知道好眠師更多育兒、睡眠分享,歡迎加入免費電子報,每週我都會分享有料實用的概念給你
- 想要有系統地改善孩子的睡眠問題,歡迎購買好眠學苑課程,一起加入培育「好眠寶寶」
- 想吸收更多寶寶睡眠知識,可以追蹤好眠師 IG(圖文影片為主)和 Podcast「好眠寶寶,自信媽咪」
- 想了解睡眠諮詢的過程和故事,可以購買好眠師與親子天下合作的新書「每個爸媽都能養出好眠寶寶:建立育兒信心,讓你和0-6歲孩子睡飽睡好」(電子書同步在 Kobo & Readmoo 上架)
關於好眠師
好眠師姜珮(Peggy)是好眠寶寶・寶貝的睡眠顧問創辦人,由美國家庭睡眠學會(Family Sleep Institute)和 國際嬰幼兒睡眠顧問(IACSC)認證的寶寶睡眠顧問,協助你解決各階段孩子的睡眠問題(包含夜醒、哄睡、睡眠不足等),建立孩子的健康睡眠習慣。
想了解更多嬰幼兒睡眠知識?好眠學苑 開課囉!
好眠學苑 I 官方網站 I IG I 臉書粉專 I Podcast I 訂閱電子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