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眠寶寶 寶貝的睡眠顧問
0
  • 會員登入
  • 關於好眠師
    回主選單
    • 姜珮的故事
    • 好眠師服務
    • 好眠寶寶 X 企業合作
  • 好眠師認證班
    回主選單
    • 認證班介紹
    • 學員評價
    • 畢業顧問
  • 諮詢服務
    回主選單
    • 顧問團隊
    • 0-4個月
    • 4個月-3歲
    • 3歲-5歲
    • 實體諮詢
    • 諮詢評價
  • 好眠學苑
    回主選單
    • 線上學苑登入
    • 學苑評價
  • 好眠文章
  • 免費資源
  • 聯絡好眠師
  • Join us
  • Login
  • 0
    好眠寶寶 寶貝的睡眠顧問
  • 關於好眠師
    姜珮的故事 好眠師服務 好眠寶寶 X 企業合作
  • 好眠師認證班
    認證班介紹 學員評價 畢業顧問
  • 諮詢服務
    顧問團隊 0-4個月 4個月-3歲 3歲-5歲 實體諮詢 諮詢評價
  • 好眠學苑
    線上學苑登入 學苑評價
  • 好眠文章
  • 免費資源
  • 聯絡好眠師
  • 文章總覽
  • 分類
  • 睡眠基礎 (134)
  • 新生兒(0-4個月) (99)
  • 嬰幼兒(4-18個月) (113)
  • 學齡前(18個月以上) (115)
  • 好眠師聊聊天 (50)
  • 個案分享 (19)
  • 顧問評價 (4)
睡眠環境 寶寶哭泣 安撫手法 夜醒 夜哭 睡過夜 自行入睡 分離焦慮 奶睡 睡眠儀式 睡眠時數 哄睡 不睡 親子關係 共讀 雙寶 分房 作息 母親 自我成長 語言 睡眠訓練 睡眠引導 睡眠倒退 心理焦慮 Covid-19 恐懼 哭泣 健康睡眠 睡眠安全 新生兒猝死 育兒 氣質 夜驚 小睡 轉換期 難入睡 睡眠震盪 教養 四個月 八個月 早醒 環境 職涯 好眠寶寶 一歲 戒夜奶 夜奶 好眠師 親子焦慮 兩歲 小睡短 睡太少 短小睡 規律作息 入睡困難 拖延入睡 情緒 親子 抗拒入睡 旅行 入睡拖延
  1. 首頁
  2. 部落格
  3. 了解孩子的氣質,找到適合他的教養與睡眠方式

了解孩子的氣質,找到適合他的教養與睡眠方式

2025 Aug 23 睡眠基礎 新生兒(0-4個月) 嬰幼兒(4-18個月) 學齡前(18個月以上)
內容目錄
  1. 氣質是什麼?
  2. 澳洲氣質研究計畫的發現
  3. 不同氣質特質與睡眠的關聯
  4. 新生兒與幼兒的差異
  5. 針對不同類型的孩子回應方式
  6. 愛與理解,勝過任何方法

每個孩子都有他自己的「氣質」(temperament)。這是孩子與生俱來的特質,就像出生時帶來的獨特藍圖。如果父母能夠理解孩子的氣質,就能更順應他的天性發展,讓教養的過程更順利、更和諧。

氣質是什麼?

心理學家 Mary K. Rothbart 認為,氣質是一種有生理基礎的個體差異,會反映在孩子的注意力、情緒反應與自我調節能力上,並影響他與外在世界的互動方式。雖然氣質在生命早期就相對穩定,但透過父母的回應、環境安排和情感支持,仍能幫助孩子在原有特質的基礎上,更好地適應生活。

澳洲氣質研究計畫的發現

澳洲家庭學會在 1980 年代啟動了「澳洲氣質研究計畫」(Australian Temperament Project),追蹤上千名嬰兒長達 30 年,觀察氣質對長期發展的影響。研究將氣質分為三個面向:

  1. 生物規律性(Rhythmicity)
    生理時鐘是否穩定,吃、睡、排便等作息是否規律。

  2. 情緒表達傾向(Positive Mood)
    是否容易微笑、情緒傾向偏正向。

  3. 對新事物的反應(Approach/Withdrawal)
    遇到新環境或人事物時,傾向主動接近還是退縮。

其中,與睡眠最有關的是生物規律性。有些寶寶天生作息高度規律,就像自帶鬧鐘;有些寶寶的作息則難以預測,即使父母努力安排,也常遇到阻力。這也是為什麼「規律作息」在某些家庭成效顯著,但在另一些家庭卻感到很困難。對於後者的家庭,會更需要固定的睡眠儀式流程、提供一致的訊號,幫助孩子逐漸建立節奏。

不同氣質特質與睡眠的關聯

除了規律性,其他氣質特質也會影響睡眠表現:

  • 情緒強度(Intensity)
    高強度寶寶的情緒反應通常非常強烈,不論是快樂還是抗拒,都表達得很明顯。這樣的孩子在夜醒後,哭聲通常比較大、情緒也更難平復,需要爸媽更長時間的安撫流程才能重新入睡。相反地,情緒強度低的孩子,可能只是小小哼幾聲、翻個身,就能自己再次睡著。

  • 感官敏感度(Sensitivity)
    高敏感的孩子對光線、聲音、溫度的變化特別敏銳,這類的孩子睡眠容易被打斷。他們會更需要一個安靜、昏暗、溫度適宜的環境,並且在睡前減少刺激,才能順利入睡。這塊也跟我之前提過的「遮蔽外在刺激干擾」的能力類似。

  • 適應性(Adaptability)
    慢熱型的孩子在作息或環境變化時容易焦慮,例如旅行或換房間睡時,就需要更多的準備與過渡期;而適應力強的孩子,則能比較順利地接受變化。

好眠師提供「一對一諮詢」及「好眠學苑線上課程」,若您的寶寶有睡眠問題(例如早醒、哭鬧不睡、短小睡、夜醒等問題),可先參考好眠學苑線上課:「0-4個月順流好眠寶」及「4個月-2歲好眠寶養成法(升級版)」課程。若您想要了解一對一諮詢內容及費用, 點此來信 [email protected]

點此看看哪些人推薦了好眠師

新生兒與幼兒的差異

新生兒期的睡眠主要由生理需求主導,即使氣質不同,夜醒頻繁是常態。這時父母的角色是滿足基本需求、建立安全感,而非急著「訓練」睡眠。

到了嬰幼兒階段,生理上越來越具備整夜睡眠的條件,氣質的影響再加上習慣因素,就會更明顯展現這些狀態。例如:

  • 高情緒強度的孩子睡前可能反覆抗拒,需要更多安撫。

  • 規律性低的孩子作息難預測,需要父母在規律和彈性間找到平衡。也就是說:父母需要提供規律生活,但也不要完全死守時間表,

  • 高敏感的孩子需要安靜、穩定的環境,減少外在干擾。

  • 慢熱的孩子需要一致的流程與充分預告,幫助他過渡到睡眠狀態。

針對不同類型的孩子回應方式

我這裡提供幾個大概的分類和回應策略,請留意這裡指的是傾向,有些孩子會同時有多種傾向

  • 高情緒強度的孩子
    睡眠挑戰:入睡抗拒、夜醒時哭鬧激烈。
    建議策略:延長睡眠儀式,採取漸進溫和的方法幫助入睡,父母在安撫過程中保持情緒穩定,不與孩子情緒硬碰硬。

  • 規律性低的孩子
    睡眠挑戰:作息時間難以預測,每天變化大,容易根據家庭行程而亂掉。
    建議策略:建立大致的日常節奏,觀察孩子的睡眠訊號,必要時彈性調整,而不是死守時間表。再安排家庭活動時,會更需要把孩子的作息納入考量。

  • 高敏感度的孩子
    睡眠挑戰:容易受到環境聲音、光線、溫度等影響而醒來。
    建議策略:減少感官刺激,調整睡眠環境(安靜、昏暗、溫度適宜),在睡前延長放鬆時間,幫助情緒與感官降溫。

  • 適應性低的孩子
  • 睡眠挑戰:對環境或作息變化感到焦慮、抗拒。
  • 建議策略:提前預告即將發生的改變,保持固定一致的睡眠流程,必要時將變化分成小步驟逐步過渡。

 

愛與理解,勝過任何方法

澳洲氣質研究計畫的長期追蹤顯示,父母的教養方式、同儕關係與學校經驗,都能影響孩子的發展路徑。即使是「難教」的孩子,也不等於「無法教」,只是需要更多耐心、理解與方法。

我們的目標不是把孩子變成理想中的模樣,而是看見他的特質,提供適合的引導與環境。就像把胡蘿蔔放進熱水會變軟,雞蛋則會變硬,同樣的情境對不同的孩子會有不同反應。我們要做的是因材施教,而不是一套方法走天下。

References

  1. Rothbart, M. K. (1981). Measurement of temperament in infancy. Child Development, 52(2), 569–578.

  2. Australian Institute of Family Studies (AIFS). (1983–ongoing). The Australian Temperament Project. Melbourne: AIFS.

    Sanson, A., Smart, D., Prior, M., & Oberklaid, F. (1993). The structure of temperament from age 3 to 7 years: Age, sex and socio-economic comparisons. Merrill-Palmer Quarterly, 39(2), 231–250.

  • 想知道好眠師更多育兒、睡眠分享,歡迎加入免費電子報,每週我都會分享有料實用的概念給你
  • 想要有系統地改善孩子的睡眠問題,歡迎購買好眠學苑課程,一起加入培育「好眠寶寶」
  • 想吸收更多寶寶睡眠知識,可以追蹤好眠師 IG(圖文影片為主)和 Podcast「好眠寶寶,自信媽咪」
  • 想了解睡眠諮詢的過程和故事,可以購買好眠師與親子天下合作的新書「每個爸媽都能養出好眠寶寶:建立育兒信心,讓你和0-6歲孩子睡飽睡好」(電子書同步在 Kobo & Readmoo 上架)
關於好眠師 
好眠師姜珮(Peggy)是好眠寶寶・寶貝的睡眠顧問創辦人,由美國家庭睡眠學會(Family Sleep Institute)和 國際嬰幼兒睡眠顧問(IACSC)認證的寶寶睡眠顧問,協助你解決各階段孩子的睡眠問題(包含夜醒、哄睡、睡眠不足等),建立孩子的健康睡眠習慣。 
想了解更多嬰幼兒睡眠知識?好眠學苑 開課囉!

好眠學苑  I  官方網站  I  IG   I 臉書粉專  I  Podcast   I  訂閱電子報
  • 親子關係
  • 分享此文章
0則留言

相關文章

玩顏料的孩子

孩子的天生氣質可以改變嗎?

Podcast:陪伴孩子的情緒魔法(睡眠儀式、高敏感孩子)

我把這個情緒魔法,用 Podcast 的方式分享給眠友們。許多夜醒、難入睡、哄睡不睡、睡眠震盪等寶寶睡眠問題,也是跟孩子的情緒有關。

養成孩子的閱讀習慣,從這時候開始!

關於孩子的學習,我們能給的並不是那些知識。而是培養孩子主動吸收知識的態度和能力,而這個能力和閱讀息息相關。

帶寶寶搭飛機的飛行指南

應該選晚班還是白天班機?關鍵在寶寶的「睡眠特質」

職業媽媽的夾心時期

眠友:就算現在已經是雙薪家庭居多,小孩照顧的擔子還是壓在媽媽身上居多。我也上班,但我從睜開眼就是弄小孩,下班後也是,一直到小孩睡著才有時間可以做自己的事,往往弄完後就已經凌晨2.3點。現在小孩處於"我不要睡覺"時期,希望可以趕快能夠讓他自己睡覺,媽媽才不用常常熬夜找自由....

一歲半以內的入睡困難

你可以想像好像一台車子,一下前進一下後退。明明很想睡覺,卻睡不著。造成睡前大哭,特別難搞。

好眠線上學苑

  • 0-4個月新生兒課程
  • 4-24個月好眠寶課程
  • 一對一完整諮詢
  • 服務條款

聯絡我們

  • Email: [email protected]
  • 公司名稱: 睡飽寶
  • 統編: 93494507
COPYRIGHT ©好眠寶寶 寶貝的睡眠顧問 好眠寶寶諮詢服務 版權所有,轉載必究 本站委由理齊國際法律事務所 | Powered by 路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