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辛苦的莫過於當身邊的人「只出嘴,不出力」,伴侶、長輩或爸媽自己對於「該怎麼教小孩」講得頭頭是道。但講到照顧,就是「平常是你在帶,你自己看著辦」。
照顧和教養一體兩面,無法只要他的「照顧」,卻不要他的「教養」
2021 Dec 11 嬰幼兒(4-18個月) 學齡前(18個月以上) 個案分享
小貞的女兒一歲八個月,是家中第一位長孫,無論是自己的爸媽,還是公婆都把女兒捧在手心上。她的情況讓很多「小家庭」羨慕,因為他有「滿滿的後援」,平常與公婆同住,週一~週三公婆照顧孩子,週四~週五則由外公外婆接手照料。
因為有輪流強打,小貞夫妻平日白天能夠安心上班,晚上下班後再接手女兒。
有人輪替換手是多人照顧的優點,但照顧者多就會延伸另個問題「教養不一致」。可以想像,人多嘴雜更容易意見不合,你的孩子不只是你的孩子,還是大家的孩子,一些小事就有雪片般的意見飛過來。
我在諮詢中遇過好幾次共同教養的個案,這類案子會比一般案子還來得困難一點。困難的原因在於人多的時候實在很難找到共識,有些家庭是爸爸媽媽瞞著長輩來找好眠師,或者直接在諮詢時出現爭執。
比方說有次我同時訪談四位照顧者,分別是小孩的媽媽、阿姨、外婆,還有在國外工作的爸爸(以視訊的方式出現)。當我問了個很基礎的問題:「小孩平常是怎麼入睡?」
媽媽回答奶睡,阿姨說要陪睡,有時候要抱著。爸爸跳出來說我上次拍拍就能睡,都是你們一直抱著不放才會這樣。
媽媽不甘示弱地表示:「你也才陪那一次,他平常才不是這樣。」
阿姨對媽媽說:「小孩給你帶的時候就特別難睡,夜醒特別多,我們平常帶才不是這樣,不信你問媽。」
外婆:「對啦對啦!是你自己捨不得小孩哭,還要做什麼諮詢啦。」
這個話題成為引爆點,變成「到底誰說得對」直播現場,中間夾帶對彼此的不滿情緒。
這是照顧者多的缺點,可以感受每位照顧者都是用心且愛護孩子的。但每個人的想法和感受不同,就容易有摩擦。
另一種更常遇到的情況是,長輩協助照顧孩子,但教養風格跟父母期待的差異很大。
「我已經跟媽媽 / 婆婆說不能這樣帶小孩了,他們就是不聽。」
「根本不可能改變我公公,稍微講一下就發火。」
「老人家根本講不聽,一直餵小孩吃糖,哭了就哄,小孩都被寵壞了。」
關於這點,我覺得請長輩照顧孩子的爸媽心裡真的要有個底,因為照顧和教養是一體兩面的。我們在現實中很難只要某一個人的「照顧」,卻不要他的「教養」。如果要求長輩照料,也必須某種程度妥協對方的教養風格。
當然如果長輩是屬於願意接受爸媽模式,也聽得進建議一切會順利很多,只是這種情況可遇不可求啊!最辛苦的莫過於當身邊的人「只出嘴,不出力」,伴侶、長輩或爸媽自己對於「該怎麼教小孩」講得頭頭是道。但講到照顧,就是「平常是你在帶,你自己看著辦」。
沒有實際後援,又苦於人多的嘴雜。主要照顧者除了身體勞累,心理壓力還有夠大。所以如果你身邊有獨自照顧孩子的人,請給他多點實質支持,少給批評(即便是善意的建議)吧!
我們回到小貞的故事,小貞主要是希望改善孩子夜醒問題,還有讓孩子自行入睡。但我第一眼看到他們的諮詢單時,覺得最有問題的是「作息」。因為孩子的作息有三個版本,分別是「外公外婆」、「阿嬤」、「爸媽週末自己帶」,也就是說孩子每天會因為照顧者不同,而有不一樣的作息。
所以,我們第一件事情要做的是「找到作息的共同步調」。讓孩子每天的睡覺時間、吃飯時間,甚至是活動時間應該是要有規律的。而不是讓孩子像摸彩一樣,不知道今天會抽到什麼,等一下要幹嘛?
規律的作息能滿足寶寶的生理需求(飲食、睡眠),也在心理上讓孩子有期待和預期性,預測下一步會發生什麼。這是為何有些孩子在學校比較好帶原因之一,學校作息通常很有規律。這種預期性可以形成生活的秩序,並加強孩子的安全感,也會形成穩固的生理時鐘。就很像我們自然而然在某些時間點會餓、會想睡覺,這是因為我們的大腦、腸胃都有其運作的生理時鐘一樣。
順從小孩每個渴望,最有安全感嗎?
講到規律作息,我想先打破一個育兒迷思,就是有些家長以為要完全順應孩子的渴望:「想睡就睡、想吃就吃」,覺得完全順從小孩最能營造安全感。
這個論點僅建立在某些生物時鐘很明確的寶寶身上,由寶寶來引領家長去建立作息,通常是天生很好睡的寶寶。而且你會發現,那些「想睡就睡,想吃就吃」的好帶寶寶,還是能找到作息規律。
規律的另一個好處是,照顧者比較好安排時間,你不會覺得一整天都被孩子綁著。當你知道孩子大約什麼時間點睡覺時,就能預先安排自己的時間。我認識許多「游刃有餘」母親,都是在孩子作息規律後,來安排家事、做瑜伽、寫文章,甚至在家工作。換句話說,規律作息能讓照顧者找回一點「自由」。
引導規律作息的兩個工具
關於引導規律作息的方法,坊間有些「清醒時間」、「吃玩睡」或是「作息表」的建議,幾個月的孩子幾點睡、清醒多久要放床。每篇文章各有論點,也有其支持者。我會建議父母在看類似文章時,觀察每個孩子有差異性。這些方法是可行的,但需要配合「自家小孩做調整」&「更謹慎的態度」來操作。
這裡我介紹兩個好用且普遍能應用在所有家庭的工具。如果能確實執行,光靠這兩點至少可以用到一歲半。
實用工具一:照顧者的觀察
沒錯,這個工具就長在爸媽身上,就是你們的雙眼。其實坊間所謂「厲害的保母/月嫂」,說孩子到他們手上很好睡,很大的原因就是經驗讓這些保母 / 月嫂已經很能分辨什麼是想睡的訊號。
另外,爸媽要理解每個月齡的生理時鐘,以生理時鐘為主,然後孩子睡眠訊號作為輔助,了解什麼時候餓了、什麼時候睏了,自然就能發展出屬於孩子的作息規律。
實用工具二:作息記錄表
光是觀察訊號我們很容易有誤區,尤其有些孩子的訊號不明顯,根本觀察不出來。又或者觀察之後還是覺得孩子睡眠一片混亂,根本沒有所謂的規律。
但即便再怎麼亂,如果你能每天把孩子睡眠概況「記錄」下來,通常3-7天能理出個頭緒。 作息記錄表是幫助我們有清醒的腦袋,比較客觀的抓出重點。另外,記錄表不是只有紀錄睡眠長度而已,以下幾個要點列入參考。
- 睡覺時間:分別紀錄上床、入睡、夜醒、再次睡著的時間點
- 睡眠長度:白天夜晚各段睡眠長度
- 睡覺地點:白天小睡和夜晚長睡有不同嗎?他是在嬰兒床或是父母的床上睡著呢?
- 孩子心情:起床時的反應(例如:微笑、大哭)、白天的情緒(例如:黃昏5-6點時特別暴躁不安)
- 簡述當日活動和飲食(例如:到阿公阿嬤家很多人一起玩耍、睡前看了卡通、吃了新食材) 當你紀錄幾天後,應該就能觀察到哪個時間點上床睡覺孩子比較容易入睡、睡得好。新的作息執行至少兩三天,觀察孩子的反應,再依照狀況作些微調整。 規律的作息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變化,寶寶的特性就是「一直改變」。平均來說,小月齡的寶寶大概每個月做一段紀錄,大月齡的寶寶可以拉到6~8週。
順帶一提,紀錄作息是用來抓時間點,但沒必要每天紀錄。
以小貞的案例來說,他們觀察到阿嬤帶的時候,孩子整體睡得比較好。這時候我們就可以探究阿嬤做了哪些「不同」的事?比方說睡眠儀式的內容、與孩子互動方式等等... 然後以阿嬤提供給孩子的作息為藍本,稍作月齡調整後,讓其他照顧者儘可能不要差太多。
接下來會遇到一個問題,不管是多人照顧,還是一人照顧,很難讓作息「完全固定」,這該怎麼辦呢?
的確,生活有大大小小的瑣事,諸如送大寶上學、活動課程安排、寶寶的小睡長度不同、生病等等... 都會影響當天狀況。
有些父母會拿著網路找到的「月齡作息表」苦著臉來找好眠師說:「我的小孩做不到,他是不是有問題。」
「不是只有你做不到,好眠師也做不到,而且我跟你保證,寫這個作息表的人,他的孩子也不可能天天做到。」
我們要追求的並非每天一模一樣的「固定作息」,因為僵硬的固定作息,是讓時間掐著走,變成每天都在追寶寶有沒有在時間點睡著、睡了多久、一週達成幾次?!
尤其1歲半以前的孩子,會經歷多次的睡眠轉換、作息變化,大約每隔1-2個月,新生兒則是每2-4週就要調整,固定下來不久又得調整。
所以,所謂的規律作息,是在既定的作息表中,留下前後30分鐘的彈性,來符合當天的狀況,也保有孩子睡眠成長的彈性。
規律的作息就像參加一場音樂會
你可以想像有規律的作息就好像一場音樂會,當你參加一場音樂會時,拿到的節目單會寫下當天的曲目,但不會有確切的時間。我們從節目單知道大致的曲目是什麼,第二樂章結束之後,是中場休息,接著是下半場演出。我們可以預估中場休息發生在某個區間,但不能保證幾點幾分這首曲子會結束。曲目是固定、音符也是一樣的。但每次演奏者狀態不同,彈奏出來的旋律&氛圍也不一樣,所以時間點也略有不同。
音樂會的比喻也很適合形容寶寶的睡眠,寶寶的睡眠偶爾會走音,但只要爸媽穩穩地指揮,還是會回到正軌。但是要記住,我們是指揮者,不是演出者。爸媽如果過度介入孩子的睡眠,或是同時有很多指揮者,反而會讓演出者混肴,或難以發展自己的睡眠技能。
小貞的案子我們後來選擇多數家人能接受,比較溫和的手法來引導孩子自行入睡。過程中不免出現長輩操作細節不正確,導致孩子用各種方式來吸引長輩的注意。不過萬幸的是,小貞一家在「讓孩子睡好」這件事情上是有共識的,他們願意在兩三週之內,儘可能在回應孩子上有一致的態度,一家人彼此配合提醒,來調整孩子的睡眠。
結案時孩子已經能夠自行入睡、夜醒消失、情緒穩定,即便照顧者不同,也有相對穩定的作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