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必讀:面對孩童焦慮的正確姿勢
管理孩童焦慮感的八個概念(分離焦慮、分房焦慮、睡眠訓練焦慮)
2022 Jun 05 睡眠基礎 學齡前(18個月以上) 好眠師聊聊天
姜珮最近在進修孩童心理學會的課程,主題是「管理孩童焦慮」。之所以會特別想進修這塊,一來是,兩歲以上的年紀會越來越難單從睡眠引導處理,而要帶入更多情緒引導(睡眠引導針對不同年紀,會有不同眉角,這是專業睡眠顧問需要知道的)。
二來是我常收到爸媽的詢問:「會不會因為爸媽做了某件事情,而導致孩子沒安全感」。或者是拿了「某篇網路文章」來詢問睡眠訓練等方式會讓孩童焦慮、沒有安全感,是否正確?!
不同的教養派別,在解讀上會有不同切入角度。結果爸媽看了這些片段資料,很擔心自己做錯什麼,焦慮情況比小孩還嚴重(認真說:焦慮的父母比焦慮的小孩還多)。
所以我希望回到源頭,從科學研究的角度,來理解孩童焦慮情緒背後成因,還有怎麼樣才是健康的應對手法。
許多概念我開始應用在自己育兒上,未來會慢慢分享給眠友。我先幫眠友整理以下八個重點,雖然說是重點,但還是花了些篇幅說明,建議爸媽把這篇文存起來,有時間慢慢看。
1. 孩子擔心的事情不是真的,但感受是真的
有時候孩子害怕、擔心的事情乍聽之下很微不足道,或者是超現實。像是「怕妖怪」、「怕衣櫃裡的東西」、「怕卡通的某個角色」。
大人通常會很自然的去「解釋」這些東西是假的,不需要害怕。但對小小的腦袋來說,恐懼情緒依然存在時,他很難用理性思維來判斷。這是孩子大腦處理事情的結構,感性在前,理性在後。
我們不要糾結孩子的害怕是否真實,而是「先同理」他的感受。情緒被處理之後,理性才能夠出場。
「我怕床底下會跑出妖怪」
「床底下沒有妖怪」X
「這沒什麼好怕的」X
「這世上沒有妖怪」X
「電影演的是騙人的」X
「你要握著我的手嗎?」O
「媽媽小時候也會害怕妖怪」O
「你覺得妖怪很可怕,對嗎?」O
「你最害怕妖怪的什麼呢?」O
情緒處理後,才讓理性出場。孩子被同理後,才能接受你的話
2. 和孩子一起玩
「玩」是孩子發展想像力、感知能力、身體能力,還有.... 情感力量的重要方式,也是孩子表達感受、探索關係,和自我滿足的媒介。
玩得多的孩子,會增加他們處理情緒的能力。孩子就是透過玩樂,來理解這個世界的。可以說,「好好玩」是孩子的重要需求。這裡講的不只是買玩具,或者是去遊樂場所。只要有心,隨時隨地都可以玩。
舉個例子:我接女兒放學的路上,會沿著地板的磚線來走,或在不同的區塊跳。把回家的路當作是遊戲或比賽(當然不是每天都這樣,有時候要趕回家),這是我們不花錢的玩樂時光
所以,有時候需要的是玩樂的「眼光」
如果大人能和孩子一起玩,對孩子來說,我們就是「同一國的」。有共同語言、有共同興趣(雖然這個興趣可能是我們配合的,哈)。自然而然,會帶來更多親密感。
我們的文化比較強調讓孩子有紀律、有規矩,有時候會總是站在「教導的立場」教孩子。但是,和孩子一起玩也很重要啊!玩樂本身就是最主動積極地學習,養育孩子也是鼓勵我們找回童心,用孩子的眼光探索世界。
3. 懲罰無法讓孩子學習到真正的紀律
懲罰的確有效,但是是短效。我們希望孩子有規矩、有紀律,但是懲罰「不是」養出有紀律孩子的唯一方式。真正的紀律,建構在安全依附上。
4. 接納每種情緒,想哭就哭,做孩子的情緒避風港
無論是開心、喜悅、難過、生氣、害怕、平靜、焦慮,每一種情緒都是幫助我們面對現實生活的小尖兵。對孩子來說,當「照顧者能夠接納他的每種情緒」更能帶來安全的依附關係。
我們不需要阻止或壓抑孩子(或是自己的)負面情緒。例如:「不要哭」「這沒什麼好難過的」「這樣就哭了羞羞臉」「你脾氣真的很壞」或者是哭泣、鬧脾氣就給他想要的東西,而是讓孩子知道
不管他正處於什麼樣的情緒,我們的愛都不會改變
「接納喜怒哀樂」是情緒管理的第一步,一起做孩子的情緒避風港,無論外頭刮風下雨,我們都在。但也要留意,接納的意思並非當孩子一哭泣或鬧脾氣時,就給他想要的東西。
我們接納的是孩子的情緒,而不是接納孩子的每個要求,愛與溺愛常常在一線之隔。
5. 回應孩子情緒,但不要過度反應
回應是表達我們知道了,而且支持他展現情緒,但不是要大人跟著小孩一起擔憂、害怕、焦慮。
我們常認為焦慮是負面的,焦慮是人天生的「保護機制」,幫助我們面對外在威脅的警示機制。有些焦慮是好的,對於健康、行為表現、學業等等有幫助。當然,我們不希望孩子長期過度焦慮。所以會忍不住想「控制」或「抑制」孩子焦慮程度。
研究者告訴我們,父母在面對孩童焦慮時,應該是要 “Respond, not React"。言下之意是要「回應孩子的情緒,但不要過度反應」。
什麼叫做過度反應?
如果你想要馬上消彌焦慮,或者因為孩子的焦慮而焦慮,就有可能是過度反應。
舉例來說,當孩子感到焦慮時(可能因為上學、睡眠訓練、分房睡、到陌生環境等等...)。我們要做的是「回應」孩子的感覺,主動聆聽,表達支持。但是不要急著否定或消彌孩子的焦慮恐懼,我們是不是有時候會說這樣的話?
「這不可怕啊~這麼什麼好擔心的啊~要勇敢一點啊~」
當爸媽這樣說的時候,並不能解除孩子的恐懼,孩子反而會覺得不被理解。
我來講個好眠師常遇到的例子!有些原本分房自己睡的孩子,可能會在2-3歲之後,因為怕黑怕鬼不敢睡覺。
我們不需要讓已經獨立自主睡覺的孩子,再度回到父母房間,因為接下來你很難再訓練孩子回自己房間睡覺。但爸媽可以先和孩子聊一聊,了解他真正害怕什麼,分享父母小時候也會害怕的事情。或者是用大玩偶陪睡、開一盞小燈、睡前多點陪伴,讓孩子安全感多一點。
這需要點時間,但不要急,因為我們並非要馬上消除焦慮感。而是要陪伴孩子經歷情緒,過一段時間之後孩子怕黑怕鬼的情況也會慢慢改善。
這裡我們做的事情是「改變和焦慮的關係」,而「不是讓焦慮改變你和孩子的關係」(這句話是關鍵,請默念兩次)
6. 做孩子的「資訊把關者」
現在的世界跟我們幼時成長的環境很不同,大量的資訊隨處可得。其中很多資訊是「不適合孩子」的,尤其是刺激、暴力、負面的片段。孩子的大腦還在發育中,掌管記憶(memory)和感官輸入(sensory input)的海馬體(hippocampus)還未成熟。所以對孩子來說,孩子的大腦還沒準備好要處理這些「大人的」資訊。
所以,我們應該要幫助孩子過濾這些資訊(尤其是電視、手機、平板裡頭的內容)。尤其24小時放送的新聞畫面,有些真的太聳動,其實我不太建議和孩子一起看新聞,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個畫面跳出來的是不是車禍現場,或者是校園槍擊、戰爭畫面。有些小童的睡眠問題,與他白天接觸的刺激有關。
這裡要說明的是,好眠師「不」反對孩子使用3C,而是在幼童階段,我們需要作3C內容的把關者。
我知道有一個論點是讓孩子了解真正的世界,但這與當個「過濾者」並沒有牴觸。我們還是可以適時的讓孩子了解他們需要知道的,只是這些內容應該要轉化為適合孩子的素材。 再舉例子,孩子透過媒體看到新冠肺炎有孩童死亡,插著管子、父母哀哭痛斥的畫面。跟爸媽透過繪本,讓孩子了解病毒的影響和預防,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這個概念,延伸到我們在日常中,在孩子面前會討論什麼話題?有些話題,會不會是孩子無法消化的?
我們希望孩子能夠理解這世界,而不是對這世界充滿恐懼,覺得危險。當然孩子有一天還是得面對真實的世界,但到時候他的大腦、理解能力都準備好了,也更有力量和能力。
我很感動「美麗人生」這部電影當中,裡頭的猶太爸爸編造故事讓孩子在逃難中,以為這是一場遊戲,來保護孩子的童年。當然這個例子有點極端,但它體現的是父母作為孩子的過濾者”Filter out the adult world” 的精神。
7. 適度的壓力讓孩子更有韌性
你會希望孩子的生活有壓力嗎?答案應該是否定的吧!不過,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適度的壓力是健康的喔!
壓力並非全然的壞事,教導孩子面對壓力所帶來的焦慮感,學習與壓力共處,反而能幫助他更有韌性。畢竟,我們也不希望教出個完全沒有抗壓力的孩子
當人相信壓力是有害的,壓力就更容易帶來負面影響,反之亦然。所以,父母怎麼看待壓力?怎麼處理壓力?怎麼帶著孩子管理壓力所帶來的焦慮感呢?這會是情緒教育上,很重要的課題。我們不需要驅逐孩子所有的壓力,而是陪伴他面對,在每一次的挑戰中培育孩子的勇敢。
8. 面對分離時,建立(想像的)連結感
家有小童的父母,在孩子第一次上學時,可能都有類似的經驗:孩子害怕與你分離,害怕陌生的環境和老師。還記得先前說的嗎?先同理,再溝通。雖然我們知道學校不危險,但是孩子的感受是真實的。我們要先讓孩子知道我們能理解且體會他的感受。然後再應用一些工具,幫助孩子建立與你之間的連結感。我舉小蘇打四歲時上學的例子...
那時候我們做了幾件事情,一個是給他一個 worry worm(憂慮毛毛蟲)。這個是一個用毛線織成的毛毛蟲形狀,可以放在小孩的口袋裡面。
當介紹這個毛毛蟲跟小朋友的時候,我告訴他,這隻毛毛蟲有很多開心的想法。當孩子覺得很憂慮不開心的時候,他可以把手握著這個毛毛蟲,把不開心的事情告訴毛毛蟲,然後神奇的事情就會發生了,毛毛蟲就會帶走他的憂慮想法。這個小工具是用在爸媽不在孩子身邊的時候,因為毛毛蟲很小,很方便攜帶,可以把它放在口袋裡頭,擔心害怕的時候就可以使用。
另一個作法是我幫孩子綁上馬尾,告訴他那是和媽媽連結的「天線」(我有事先解釋天線這個詞)。所以每天上學之前,小蘇打會決定要不要帶天線(綁馬尾)出門。隨著她漸漸適應學校,他綁馬尾的次數越來越少了。
另外還有一塊很適合應用在孩童身上的是「情緒顏色」,我錄製了三集 Podcast 來說明怎麼把情緒顏色應用在睡眠儀式中,會分享在下一篇文章中。
以上是八個管理孩童焦慮的概念,可以用在處理孩童夜醒等問題的「睡眠訓練(引導)」上,或者是上學、換照顧者、生活刺激等引發的孩童焦慮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