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眠寶寶 寶貝的睡眠顧問
0
  • 會員登入
  • 關於好眠師
    回主選單
    • 姜珮的故事
    • 好眠師服務
    • 好眠寶寶 X 企業合作
  • 好眠師認證班
    回主選單
    • 學員評價
    • 畢業顧問
  • 諮詢服務
    回主選單
    • 顧問團隊
    • 0-4個月
    • 4個月-3歲
    • 3歲-5歲
    • 實體諮詢
    • 諮詢評價
  • 好眠學苑
    回主選單
    • 線上學苑登入
    • 學苑評價
  • 好眠文章
  • 免費資源
  • 聯絡好眠師
  • Join us
  • Login
  • 0
    好眠寶寶 寶貝的睡眠顧問
  • 關於好眠師
    姜珮的故事 好眠師服務 好眠寶寶 X 企業合作
  • 好眠師認證班
    學員評價 畢業顧問
  • 諮詢服務
    顧問團隊 0-4個月 4個月-3歲 3歲-5歲 實體諮詢 諮詢評價
  • 好眠學苑
    線上學苑登入 學苑評價
  • 好眠文章
  • 免費資源
  • 聯絡好眠師
  • 文章總覽
  • 分類
  • 睡眠基礎 (136)
  • 新生兒(0-4個月) (101)
  • 嬰幼兒(4-18個月) (115)
  • 學齡前(18個月以上) (117)
  • 好眠師聊聊天 (50)
  • 個案分享 (19)
  • 顧問評價 (4)
睡眠環境 寶寶哭泣 安撫手法 夜醒 夜哭 睡過夜 自行入睡 分離焦慮 奶睡 睡眠儀式 睡眠時數 哄睡 不睡 親子關係 共讀 雙寶 分房 作息 母親 自我成長 語言 睡眠訓練 睡眠引導 睡眠倒退 心理焦慮 Covid-19 恐懼 哭泣 健康睡眠 睡眠安全 新生兒猝死 育兒 氣質 夜驚 小睡 轉換期 難入睡 睡眠震盪 教養 四個月 八個月 早醒 環境 職涯 好眠寶寶 一歲 戒夜奶 夜奶 好眠師 親子焦慮 兩歲 小睡短 睡太少 短小睡 規律作息 入睡困難 拖延入睡 情緒 親子 抗拒入睡 旅行 入睡拖延
  1. 首頁
  2. 部落格
  3. 當睡眠訓練遇上安全依附:如何陪伴孩子安心學會「自行入睡」?

當睡眠訓練遇上安全依附:如何陪伴孩子安心學會「自行入睡」?

2025 Nov 04 睡眠基礎 新生兒(0-4個月) 嬰幼兒(4-18個月) 學齡前(18個月以上)
內容目錄
  1. 安全依附實驗
  2. 安全依附是不哭泣?
  3. 睡眠訓練對孩童而言,也是一項陌生情境
  4. 如何幫助孩子更平順地渡過睡眠訓練階段?
  5. 若我目前對於執行睡眠訓練仍有擔憂,可以怎麼做?

本文作者為好眠師合作臨床心理師 許立懿

許多家長在考慮睡眠訓練時,心中最放不下的一個問題是:「讓孩子練習自行入睡,會不會影響他的安全感呢?」

安全依附實驗

提到嬰幼兒的「安全感」或「安全依附」時,便不得不回溯至心理學家 Ainsworth 於 1970 年代所設計的「陌生情境測驗(Strange Situation)」,這項經典研究用以探討嬰幼兒與主要照顧者之間的依附關係。

該研究找來了數名12-18個月大的幼兒。在這個測驗情境中,幼兒會被帶進一個不熟悉的房間當中,房間中擺滿了玩具。當母親在場時,幼兒被鼓勵去探索周遭環境;但在幾分鐘後,一位陌生人會進來,接著母親離開。在經過這次短暫分離之後,母親又會回到房間。研究者要觀察的是:母親離開房間(分離情境)以及重回房間(重聚情境)時,幼兒的反應如何?

根據研究者的觀察結果,幼兒的反應主要可以分成三類,分別為:安全型依附(Secure Attachment)、不安全依附─迴避型(Anxious-Avoidant Insecure Attachment)、不安全依附─焦慮/矛盾型(Anxious-Resistant Insecure Attachment)。

安全依附是不哭泣?

不少人會認為,若孩子與照顧者之間有了安全依附,那麼當照顧者離開時,孩子應該能夠平靜、不哭泣。
然而根據Ainsworth的觀察,被歸類在安全依附類型的孩子:在母親離開時哭得很難過,但是在母親一回來後,孩子立刻上前靠近,並且能夠被安撫、停止哭泣,然後繼續地探索和玩玩具。 此外,根據這項實驗結果,安全型依附孩子的比例約占60-70%。也就是說-大多數的孩童是被歸類在安全型依附關係當中的。(註:國內學者蘇建文於民79年複製該測驗情境,以台灣幼兒進行研究,亦觀察到相似的數據結果)。 0頁。

睡眠訓練對孩童而言,也是一項陌生情境

回到睡眠訓練的情境中,我們可以將這段歷程視為一種「陌生情境」-孩子尚未習慣在沒有照顧者陪伴的情況下自行入睡。因此,當照顧者在孩子原本預期會被陪伴入睡的情境中,逐漸減少哄睡/陪睡或離開房間時,孩子自然會感到困惑與不安,並以哭泣、大叫、或跺腳等方式表達抗議。這是一種正常且可預期的反應。

如何幫助孩子更平順地渡過睡眠訓練階段?

在睡眠訓練初期,孩子的安全感可能會短暫地受影響,出現黏人或焦慮不安的反應。這就像孩子剛開始去保母家或幼兒園時,面對新環境與作息,需要一段時間適應一樣。 照顧者能做的,是在做法與態度上保持一致,幫助孩子建立「可預期的分離與重聚」:

  • 在熄燈後,平靜地與孩子道別,讓他明白接下來要自己入睡;
  • 在起床時間,微笑著在嬰兒床邊迎接他,讓他知道您一定會回來。

透過這樣一致而溫柔的回應,孩子能逐漸形成預期感與安全感,進而更安心地面對改變。

睡眠訓練的核心,是讓孩子透過反覆練習,熟悉並習慣自主入睡的過程。隨著經驗的累積,孩子會逐漸對這個情境感到熟悉,不再抗拒。同時,也請記得—不論孩子多小,他們都能感受到照顧者的情緒。當您以放鬆、平穩的狀態陪伴,孩子會從中感受到信任與安全,進而更容易調節自己的情緒,也更容易安然入睡。

白天的相處同樣重要。多給孩子擁抱與親近的時光、高品質的陪伴、適時的安撫與回應其情緒,讓他感受到父母的愛從未減少。安全感的建立是一個持續的歷程,日常的關係互動正是最重要的基礎。

若有需要,也可依孩子的月齡適時導入安撫物,協助他在入睡過程中獲得更多情緒穩定的支持。

延伸閱讀:嬰幼兒自我安撫與入睡:父母該如何陪伴與支持?

若我目前對於執行睡眠訓練仍有擔憂,可以怎麼做?

睡眠訓練的目的,是透過逐步降低照顧者的安撫介入強度,並延長回應的間隔時間,協助孩子在過程中發展自我安撫的能力,進而建立穩定的自主入睡習慣。

在調整睡眠的過程中,孩子可能(甚至多數情況下)會出現哭泣的反應,但這並不代表僅能透過「讓孩子哭到睡著」的方式達成目標。

相對地,在專業且具認證的嬰幼兒睡眠顧問指導下,透過環境、作息、睡前儀式、照顧者回應方式等面向,系統性地調整,能讓各個睡眠環節更臻完善,從而降低孩子哭泣的強度與頻率。

若目前您一家的睡眠或哄睡方式並未造成明顯困擾,或雖感困擾但對睡眠訓練仍有顧慮,也無需急於開始。睡眠訓練對孩子與照顧者而言,都是一段需要適應與投入的歷程,過程中難免伴隨壓力與挑戰,需在充分的心理準備與一家人皆有共識的前提下進行,方能確保執行的穩定與一致性,並提升成功的可能。 教養是一段旅程,睡眠習慣的建立亦是如此。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只有是否適合您與孩子。

祝福您能找到最契合全家生活節奏的睡眠步調。

參考文獻:
蘇建文、丁心平、許錦雲(民79),陌生情境中嬰兒行為及其依附類型研究初探。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報,23期,49-7
  • 想知道好眠師更多育兒、睡眠分享,歡迎加入免費電子報,每週我都會分享有料實用的概念給你
  • 想要有系統地改善孩子的睡眠問題,歡迎購買好眠學苑課程,一起加入培育「好眠寶寶」
  • 想吸收更多寶寶睡眠知識,可以追蹤好眠師 IG(圖文影片為主)和 Podcast「好眠寶寶,自信媽咪」
  • 想了解睡眠諮詢的過程和故事,可以購買好眠師與親子天下合作的新書「每個爸媽都能養出好眠寶寶:建立育兒信心,讓你和0-6歲孩子睡飽睡好」(電子書同步在 Kobo & Readmoo 上架)
關於作者 
好眠師立懿(Joyce)是臨床心理師,也是好眠師認證班畢業學員,現職好眠寶寶顧問。好眠寶寶協助你解決各階段孩子的睡眠問題(包含夜醒、哄睡、睡眠不足等),建立孩子的健康睡眠習慣。想預約Joyce一對一諮詢,請填寫此表單,或來信 [email protected]

好眠學苑  I  官方網站  I  IG   I 臉書粉專  I  Podcast   I  訂閱電子報
  • 自行入睡
  • 夜醒
  • 夜哭
  • 睡眠訓練
  • 哭泣
  • 分享此文章
0則留言

相關文章

嬰幼兒自我安撫與入睡:父母該如何陪伴與支持?

你是否曾好奇,為什麼寶寶明明很累,卻無法像大人一樣「閉上眼睛就睡著」?其實,入睡對嬰幼兒而言是一項需要學習的能力,而自我安撫正是這段發展旅程中的關鍵。本文將從五感切入,解析嬰幼兒如何透過不同方式達到情緒調節與放鬆,並提供父母實用的觀察與支持方法。

睡眠訓練有效嗎?會不會傷害寶寶呢?

本文將帶您探索現代家庭面對的睡眠挑戰,解答睡眠訓練的真相,並分享可靠的科學研究,幫助您做出適合自己家庭的選擇。

媽媽抱小孩坐在沙發上

自行入睡的概念及技巧(上篇)

所謂的自行入睡,是指「寶寶不需要大人的協助,就能自己睡覺」。睡眠儀式之後,把寶寶放在嬰兒床上,爸媽說晚安,關燈離開房間,孩子就能自行睡著

貓咪睡覺

自行入睡的概念及技巧(下篇)

自行入睡的技巧包含了上篇所談到的生理時鐘、作息規律,還有我一直強調的安全睡眠環境等等... 這些前提是父母要創造一個舒適的外在環境(嬰兒床、溫度、光線、聲音),合理的內在驅動(生理時鐘、作息規律),最後的「引導方法」才是開啟自行入睡的大門。

睡得好,與孩子成長息息相關

如果很關心孩子的生長發育,最該做的是讓他們好好睡覺

【寶寶生病】孩子感冒該怎麼睡?預防感冒後睡眠震盪的做法

寶寶生病時,睡眠問題常讓父母焦頭爛額。如何在孩子生病期間調整睡眠策略,包括緩解夜醒頻繁、維持規律作息,幫助寶寶快速恢復健康。同時提供具體方法應對小感冒與較嚴重疾病,教你如何在這段艱難時期穩住睡眠節奏。

好眠線上學苑

  • 0-4個月新生兒課程
  • 4-24個月好眠寶課程
  • 一對一完整諮詢
  • 服務條款

聯絡我們

  • Email: [email protected]
  • 公司名稱: 睡飽寶
  • 統編: 93494507
COPYRIGHT ©好眠寶寶 寶貝的睡眠顧問 好眠寶寶諮詢服務 版權所有,轉載必究 本站委由理齊國際法律事務所 | Powered by 路老闆